第三十四章



    船靠岸,王公子轻佻的告别这些女人们,义王本想和他们一同前行,但听得属下的禀报后便向他们告辞,带着随从离去。

    王公子看着义王一行人已走远,这时他才侧过头,有意的问道:“李公子,你是怎么认识我三叔的?”

    人是有本能反应,而且每每有这种反应时都说明自己处在危险之中,李梨此时就是很本能的回道:“王公子,在下也是今日才认识,您三叔方才在船在帮在下解围,那在下回他一个笑容之示谢意,这有何妥吗?”

    王公子也看出李梨这番回话是出于本能的辩解,那如此一来王公子倒看出点名堂:这个少年郎十分重视自己的感受啊,难道自己的身份已遭到他的怀疑吗?

    在李梨猜测他的同时,他也在猜测着李梨,两人各怀心事继续聊着方才的话题。

    而李梨这边正如王公子所料,他的确十分在意,并且瞧这情势他还认为有必要把自己推测如实的向王公子禀报一番,因此只见李梨猜测道:“方才在下看见那随从腰间别着一管单箫,忽然联想起昨夜听到的箫鸣,总觉得此人与那声箫鸣有关。”

    看着王公子的表情,让李梨顿觉自己失言,对方可是他三叔啊,为何要加害自己的亲侄儿,于是忙摇摇头弥补道:“王公子,这世上会吹箫的人太多,单凭这一管箫做不了什么证明,更何况他是你三叔的随从,更不可能打你主意,毋须把在下荒谬的猜想放在心上。”

    李梨没看透王公子的表情,只当沉默不语板着一张脸的王公子,因他的猜测而不快,岂知他的想方根本就是错的离谱,那王公子的表情是说明他在震惊李梨的推测,也在佩服他敏锐的直觉,而听到他最后的那番解释后,王公子才彻底相信李梨不是义王派来的人。

    可是从目前的谈话来看,这李公子似乎把自己想偏了,想到这里王公子不再继续方才的话题,而是话峰一转关切的问他道:“李公子此行是探看哪位亲人?”

    李梨没料到他会由此一问,刚刚不是还对他心存怀疑吗?怎么一转脸就如此谈笑风生,仿佛他俩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般,但想归想,回复还是要回复,只是此时他选择实话实说,这王公子脸色转换这么快,那脑子转的更是快的多,不能大意啊。

    “在下此行是去松州探望义父。”李梨诚实的回道。

    “哦,李公子的义父是何许人也?能说来听听吗?”王公子很明显的想知道。

    “王公子,我义父是易云风易将军,听闻他在松州得了风寒,虽说已无大碍,因我俩感情深厚,所以前去探望以尽孝道。”

    “易云风,好熟……”王公子听闻口内喃喃的道,他脑中努力在搜索与这名字有关的事/物/人。

    正在他着急去想,但还没想出来时,他的随从适时的开口提醒道:“李公子的这位义父可是世代忠将易正义老将军的儿子,可惜十多年前一场败仗让老将军战死沙场,随后少将军失踪十多年后返朝,皇上派他驻守边疆戴罪立功。”

    哦,原来是他啊!王公子听得随从一番提醒全想起来了,心中顿时一片清明,虽说他此刻如获之宝般的雀跃不已,但脸上还是一派淡定,到底是做大事的人,表情收放自如。

    虽说这王公子因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要隐藏自己真实的脾性,必要时还得做些荒唐的事来证明自己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其实他是位城俯深沉野心十足的人,朝庭里的文武百官他都详细的作了一番了解,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他早已心中有数,这易云风是个人才,如今被他碰巧捡到个宝,岂能错过!

    此时,王公子朝李梨露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李公子,我俩虽萍水相逢却十分有缘,我俩都不必多礼,直呼其名如何?”

    “有何不可,在下名唤李梨。”

    “李梨二字如何写?”王公子别有用意的追问道。

    “木子字,梨花的梨,李梨。”

    “哦,好特别的名字,呵呵。你可以唤我展坤。”王公子含笑点点头,李梨这个名字这个人他记住了。

    经过王公子这一番打岔寻问后,俩人明显不如先前那样生疏,交流也顺畅了很多,聊着聊着便聊到仕途中来,只听展坤开玩笑似的问道:“李梨啊,你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大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