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3/4页
    
    看来今天钦差大人的心情极好,只听他朗朗一笑道:“愚兄今天倒是钓了不少鱼儿,虽没你们的那条大,但想必也是极其鲜美。这荒郊野外没什么酒楼,不过愚兄倒是认得一家农户,把鱼交给他来做那是极妥当的。”
    说完便转头向他俩邀请道:“不知两位公子是否赏脸,一同吃个便饭?”
    本来他俩就是奔着他来,见他相邀岂有不去之理。如今目的已达,厉要露齿一笑道:“我俩正有此意,兄台请带路。”
    三人一起收了竿,由钦差大人架着马车前往那农户家。
    来到那家农户门前下了车,李梨厉棠四周打量了一下,发现这户人家很有心思,在屋前还布置出一个小小的园子,四周用篱笆围起自成一个园落,这小园子中种着各种花花草草,看着就特别舒服,园子不大树木不多但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这园子的一角还做了一张石桌与几个石凳,钦差大人把俩人安置在这石凳上,自己拎着鱼走了进去。
    眨眼功夫他俩见一位老汉拎着茶壶向他们走来,为他们各自沏了碗茶水便退去。
    老汉刚走便见大人从屋里走了出来,还满脸笑意的道:“两位公子不介意在这石桌上吃顿便饭吧。”
    这四月的阳光暖和,正午当头风和日丽,在这园子里用餐倒是十分惬意,都纷纷点头赞同。
    “兄台似乎经常来这里,对此地十分熟悉。”厉棠喝了口茶润润喉道。
    钦差大人听闻一笑,想起自己同有自我介绍,便说道:“两位公子不必多礼,在下姓余,叫我余兄便是。”
    告之姓名后又接着说道:“这是我家,刚才出来倒茶的便是老父。”
    李梨两人听闻才恍然大悟,但他不是钦差大人吗,怎么不接父母回京同住,而是放他们在郊外过田园生活。
    余大人并不知道他们心里所想,只觉得和自己投缘,并且他颇为赏识李梨,所以简单的说了下自己的事:“由于年少时得到朝庭赏识谋了一官半职,曾经接父母去城里小住过一段日子,只是他们过惯了田园生活,到了那儿反倒不舒服,愚兄无奈之间下便带他们回了此地,重新翻修了下这间屋子,再修了个院落让他们也住的舒服。”
    李梨他俩听闻都一愣,没想到这位余大人真不简单,寒门出生尽然能做到四品官级,虽然不能入上,但四品下也着实让人钦佩,不觉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怪不得他这待在这里快一年了,原来是来陪父母的。
    “看此园落的布置,发现余兄是位性情中人。”
    三人聊了会儿,便看到一位老妇人端着鱼汤来,李梨他俩顿时起身回礼接过。
    老妇人见这两位少年公子落落大方且彬彬有礼,心下欢喜笑嘻嘻的回屋去了。
    “来,来,别客气,来尝尝我娘的手艺。”余大人掀开鱼汤的碗盖,顿时鱼香四溢,令人十指大动垂涎欲滴。
    边品茶吃鱼边闲聊着,这顿饭吃的十分开心,还有点意犹未尽。
    在闲聊间,余大人也大致了解到俩人的情况,也知道李梨仕途之路的向往,便留了张字条给他,道:“你若能在朝中谋得个一官半职,到京城便按此地址来找我。”
    李梨小心翼翼地收起这张字条,对他一笑以示谢意,但也无不好奇的问道:“若愚弟不才,谋不到官职,那还能来找你吗?”
    余大人先是一愣,他可没想过这茬儿,不由的大笑道:“是愚兄不对,先前的话愚兄收回。你来京城随时找我都行,只要愚兄在便随时奉陪。”
    虽然李梨只当一句玩话笑来反问自己,但也着实让自己尴尬啊,他不禁在心里一叹,为官多年想法也不由的势利起来,倒是让这孩子见笑了。
    “好,兄长在上,让弟弟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余大人十分爽快的喝下这杯茶,然后对一旁默不作声的厉棠问道:“想必你就是这县里人人口中的天才少年吧,为何不做仕途打算?”
    “余兄过奖,只是小弟懒散惯了,且胸无大志并不想往官场之路,家中父母也无奈,只能放任我自生自灭。”她随便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