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3页





    说完便跪下正要磕头,便被隔壁的张大娘拦住,柔声对他解释道:“孩子,这事发生的太早,村里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谁会出来东张西望,倘若真有人见着,你娘也不会去了。”

    她说到这里便叹了口气又道:“张奶奶是最早一个到的,就由我来说吧。今日一早你爹前脚刚走,便有三个陌生人来村里,我起先也没注意到,直到听见你娘发狂似的叫喊,才赶紧奔向你家看情况,谁知到门口就被其中一人拦住,见他凶狠的样子,我一时害怕没敢进去,但立刻回头向村里人喊救命,同时让我家老头子去喊你爹回来,只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张奶奶,那群人穿着什么衣服?”李梨听完,想着打听不到人的长像,那问出穿什么衣服也是条线索,便忙追问道。

    张大娘见他如此认真,就知道他是不问出什么不罢休,便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想说时双眼朝屋里的李大瞥了眼,便小声的对李梨道:“看他们衣着便知是城里有钱人,容貌没细看,不过大娘倒听到那人唤那头儿傅公子。”

    李梨听到最后三个子犹如五雷轰顶,万万没想到这事会和傅家有关,但又有何不可,想他当初怎么对傅敬的,现在怕是傅敬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来寻仇的。

    思及至此,他眼里燃起熊熊怒火,脸色阴沉可怕,好不容易克制住自己的怒火,便转头严肃的说道:“张奶奶,此事请不要告诉我爹。”

    张大娘也是这么觉得,很郑重的向他点点头,心里也无不为这孩子的懂事而怜惜。

    在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后,开始走进屋,蹲在他父亲面前,看着他劝道:“爹,逝者已矣,你此刻再悲痛娘也回不来,您就让娘安息吧。”

    李大听见李梨这么说,心中不愿接受,忙收紧自己的双手,把他娘抱的更紧。

    张大娘与李梨轮番劝了很久都不见成效,最后李梨迫于无奈,从灶间拿了根粗木棍,向他爹后颈一击,李大就此晕了过去。

    “这……”张大娘看此情景虽知他迫不得已,但不免有些担忧,这不会留有后遗症吧。

    “张奶奶,没事,我知道轻重,他昏睡一晚就好。”

    “哎!也好,赶紧料理你娘的后事吧。”张大娘看他们爷儿俩可怜,且家中并无其他女眷,就帮他们一把。

    “好孩子,你去打盆水来,张奶奶给你娘擦身,好让她走的干净舒服些。”张大娘吩咐道。

    李梨听从大娘的话,打完水后关上房门,忙在屋外遣散了村民并打扫了下。

    瞥眼瞧见窗台上一盆兰花,正值在当下开放,现如今却忆枯萎凋零,悲从中来,哎!此屋的女主人不在,花开的再美也无人欣赏。

    待张大娘清理妥当后,对李梨吩咐道:“孩子,你娘现在整整齐齐的躺着,先去给她磕个头吧。我把老头子叫来也好有个帮手。”她

    嘱咐完刚要走时,又想起李大,忙道:“对了,看好你爹啊。”

    李梨看着穿戴整齐躺在木板上的母亲,泪水情不自禁地从眼眶里无声无息的流了出来,默默的给娘磕了三个头,瞥眼看到地上的匕首,便捡了起来藏入袖内。

    也不知跪了多久,屋内有动静,想是李大已醒,李梨忙起身跑到父亲身边:“爹。”

    李大皱眉摸了下被击中的后颈,看儿子满脸关切的盯着自己,好像清醒了不少道:“给你娘都穿戴妥当了?她苦了一辈子了,让她走的体面点。”

    “恩,您放心,不会亏了她的。”李梨轻声回道,看他爹那悲痛欲绝的模样忙劝道:“事已至此,您也要看开点,悲伤过度容易伤身。”

    李大点点头,待起身时顿感一阵晕眩,李梨见状忙上前相扶,走到李夫人跟前,李梨忙用脚勾来一张椅子扶李大坐下,自己则继续跪在母亲跟前为她守孝。

    李大依恋的看着她毫无生机的脸庞,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李梨说的说道:“哎!都怪我,若能早些收摊回家,你娘她也不会去。”

    说到这里他悲痛不已,深吸了口气缓缓的道着往事:“你娘是名门之后,生前是毕老将军的女儿,与你师傅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本是极相配的一对。谁知偏遇十多年前边境战乱不休,北方回鹘,中西部大漠,南方南诏都相继起兵攻打我国,朝中所有将军都纷纷出征,易将军携子出征大漠,毕老将军出征南诏,没想到毕将军戎马一生,却战死在南诏的战役上。将军以全军自杀式的方法与对方来个两败俱伤,只是万万没想到他死后还遭小人陷害,落得满门抄斩晚节不保,死无葬生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