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礼部发令-第2/3页



  两人看到这美景,就在这山上野餐,野餐吃什么呢?蒿笋,就是野菜,还煮了一碗茶,不觉心情大好。东坡先生那可是尝遍人间美味的,但是,他吃了这野菜淡茶,不禁感慨原来人间还有这等美味,就是这份清淡的欢愉,写下一首词是: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王金石听着这个故事,望着远处的流水,不禁思考。在低谷时期,还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说的是这种精神吗?对呀!漫长的等待是无聊的,自己就是要从这些无聊的时光里,去寻找有用的信息,自己的内心很重要。

  古人教书果然不一样,自己好像懂点诗词的意境了。

  柳不对打断了他的思绪,布置作业道:“你们每人填一首词,词牌书阁里有,自己去选。今天就到这吧,我就先回去了。”

  人们陆续下山而去,王金石与铁匠跟在后面,问铁匠道:“师兄,先生让写词,会写吗?”

  “不会啊!”铁匠一摆手。

  还好,不是只有自己一个垫底的,他这样安慰自己。下山之后,大家都去书阁找词牌填词,王金石也翻了一遍。可是这玩意,他还是看不懂啊。

  又看师兄弟们,大家已经开始写了,这时小师弟长空过来问他:“师兄,我不会写,看看你的。”

  哈哈,又来一个陪着垫底的,心理更宽松了几分。他耸肩道:“我也不会,咱们去看看师兄们写的。”

  二人又看铁匠,铁匠也是不会,他却说道:“我去问问师兄。”

  二人又跟着铁匠,去看甜水梨师兄,王金石跟着看去,人家都快写完了。

  又等待一会,只见写的是:

  临江仙

  山衔落日长河远,烟波归棹孤帆。云中蹄雁月清寒。梦闻故里信,泪染半青衫。

  归家万里征路断,千山关隘无闲。断鸿声尽暮云天。登高望远际,独饮醉萧然。

  这就是学霸与学渣的差距啊!人家一篇优秀作文已经写成了,自己作文题目还没想好呢!

  铁匠说道:“师兄写的好!我们几个还都不会写呢。”

  甜水梨道:“我学的久一点,你们才学,不用急。刚开始不会写,可以仿写或改写,就是找一首宋词来,模仿它另写一首,或者改写。先生这里有很多诗词集,你们挑一首去填吧。

  不过也不用急,先生也没说今天就要写出来啊!你们可以先去游山玩水,体会一下,有好句时,自能写出来了。”

  啊?原来作业是不限时的,自己上辈子按时交作业习惯了,没想到古人布置作业这么人性化呢!

  “体验生活?那咱们走吧。”他说道,铁匠一听也同意了,于是三个学渣美其名曰寻找灵感,一起溜了。

  三人下山而去,长空提议道:“咱们也去野炊,体会一下人生。”

  铁匠道:“那吃啥呢?也挖点野菜来吃?”

  长空道:“钓鱼吧,钓了鱼可以吃鱼。”

  铁匠却道:“没那功夫,我从来都是直接把水弄干了,直接下水逮鱼,这样才没有漏网之鱼。”

  “这个办法好。”王金石说道,提起逮鱼,他脑海里闪现各种画面,好像是他小时候和父亲、叔叔,一起在水塘里逮鱼。可能两世的记忆错乱,他有些记不清了,但是有些画面很清晰。

  “好,这样也好。”

  三人商量好,挑好了一处水流转弯处,此处水不深,水流缓慢,是鱼虾停留之地。

  然后他们去城里拿了三个木盆和铁锹,还有取火折子。用泥土把两头各堆了一条水坝,三人一起向下游泼水,他们干的起劲,不多久,水就去了一大半,可以见看鱼了。

  三人将水舀干之后,轻松的开始逮鱼,将鱼、虾、螃蟹、泥鳅一并放进盆里。

  王金石手在淤泥里摸着说道:“有些鱼和泥鳅坏的很,还会躲到淤泥里。”

  “对!要把它们一网打尽,不留一个。”铁匠说道。

  大家都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想逮鱼,就要这么干。

  长空笑着在泥里摸着道,“泥鳅是最会钻的,不过只要我想,它就跑不了,除非我放它一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