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拜师-第2/3页
铁匠一听在问自己,行礼道:“我听闻先生愿教人诗词,想来学习。”
“好,坐下写首诗来看看。”
此时,起身准备走的众徒弟回头偷看。
铁匠于是坐下,提笔写到:
杜鹃哀鸣四月中
黑云压顶蔽暗沟
洁白灵石无瑕童
一夜血染遍山悲
众弟子一看,大失所望,纷纷离去。
“写的王金石?”柳不对在旁边一看,说出了这句话。
“嗯!”
“没韵,格律也不合,叫大师姐教你一下吧。”
说完他便转身出去了,留下铁匠不知所措。他想大师姐一定是刚才那些学子之一,便追了上去。
跟上他们进屋一看,四面都有书架,上面摆了满满的书本。人们各自挑选着书籍,他作揖问道:“请问哪位是大师姐?”
这一问,人们都回头惊讶的望着他。
一个满面春风的书生笑道:“师傅收你了?”
“啊?不知道阿!”
“既然叫大师姐了,自然就是收了,大师姐出去了,有事找大师兄。”说着,他拍拍自己,表示有事找他就可以了。
铁匠拿出刚才写的诗,“师傅让你教我一下格律。”
大师兄拿到纸在手里,叹道:“这是一点也不懂阿!”
铁匠似乎明白了,自己写的根本算不得诗,请教道:“大师兄,什么是格律?”
“这作诗必须符合平仄格律,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是一种格律,你写的诗句就要符合它。
当然格律有很多种,你只要符合其中一种就行了。”
“那什么是平仄?”
“阿?”大师兄一阵头大,不过依然微笑说道:“这一声阴和二声阳为平声,三声上声和四声去为仄声。
简单说就是,你听我读,阴!这是阴平,阳!这个是阳平。和这两个音调相同的都是平声字。
赏!这个是上声,去!这个是去声,和他们相同的都是仄声。
这是最基础的了,其他的你暂时不要学了。”
“哦!似乎明白一点了,就是七!其!这两个字是平,起!器!这两个是仄声?”
“唉!对了!你已经明白了,再告诉你何为韵!
诗词讲压韵,就是在句尾的一个字,音韵相同,称为韵脚。”
例如: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晓、鸟、少,是在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他们韵脚相同,所以叫押韵。”
“哦,我明白了,韵脚都是袄!”
“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那柳不对的小徒弟颜素素进来道:“大师兄,师傅找你。”
“唉!师弟阿,我有事了,这样吧。”
他对着旁边一位美丽少年道:“甜水梨,你教一下新来的师弟,把他这首诗改一下。”
铁匠见是一位年龄不到二十的师兄,细皮嫩肉的,心道:一看就是富家子弟,虽然对方比他年龄小,但是还得称一声师兄。
甜水梨道:“好!大师兄且去吧。”
他拿起纸,看了看铁匠写的,问道:“大师兄说到哪了?”
“说到一二四句押韵了,师兄是不是名叫甜水梨?”他实在忍不住,总感觉这名字可能是自己听错了,就问了出来。
甜水梨道:“师傅让我们每人自取一个号,我随便起的。”
“哦!”
“这样吧,我们去外面说,以免打扰各位师兄弟读书。”
铁匠见师兄师姐们都在看书,也觉得不该。于是二人出了书阁,找了一个亭子,甜水梨坐下说道:
“这诗应当按照七言绝句的格律该改,可以一、二、四句押韵,也可以二四两句押韵即可。
这第一句杜鹃哀鸣四月中就不错,古人诗中就有杜鹃啼血表示哀伤,但是此句中杜鹃二字不不合平仄。
你把它改成子规,子规就是杜鹃,其余的按照这个格律填。”说着,他写了一个格律。
铁匠道:“子规哀鸣四月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子规四月哀声重。四月和哀鸣可以换过来,这样不改变意思,又符合平仄了。”
“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好,我来改改。”
于是他慢慢的改,师兄就在一旁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