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官办县学-第2/3页



  老太公说了一下情况,又带着他们去上坟,走不多远几人就到了。

  又问他:“娃子叫什么名?”

  王金石心想真名不能说,以前用过的王五也成了通缉犯,随便编了一个。

  “王金贵!”

  祖坟是一个土坟头,没有石碑的,上面已经长满了荒草。老太公口中念念有词,和坟聊着天,应该说,是和去世的人聊天。

  古人认为上坟时和鬼魂可以交流的,王金石也磕头祭拜,按习俗说了自己在外面的情况,感谢祖宗保佑之类的话。放了鞭炮,烧了纸钱,终于完成了这些。这就是咱们华夏人的祖先崇拜,他们特别看重的地方。

  回到庄子上之后,老太公又热情的招待,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丰盛的。

  又找了几个沾亲带故的,大姑父大爷什么的来陪酒,热情的给大家介绍,这是谁的儿子,那又是哪家亲戚。

  “娃子在什么军?当什么?我老了,不记事了。”

  “哦!在府军前卫,当个百户。”王金石回道。

  旁边那个大爷问道:额!这百户,是个几品官?”

  “六品。”

  那大爷脸上有些不好看,对着他自己的儿子训道:“你听到没有?看你兄弟年纪轻轻,就当六品官了,你还不好好读书,将来争取考个状元回来。”

  “爷!那百户是个武官,又不是读书考的文官。”

  “你管他是文官是武官?只要是当官的就行,你看,带着三个属下,多威风!”说着,他还指了在另一桌吃饭的几人。

  此时饭桌喝酒礼仪讲究,老太公自然是坐了主位,王金石是主客,官位又最大,也坐了主位。

  两边是大爷大姑父啥的,下面坐了两个晚辈,只负责倒酒。

  大柱他们由几个晚辈另陪一桌,菜虽不多,酒却管够,人们热情的招待王金石。

  王金石听到读书的事,乘机问道:“大哥现在在哪里读书啊?”

  “在县学。”他想也没想,便回答了王金石。

  “哦,听说是陛下新办官办学堂?”

  “嗯,是啊!”

  “那是免费的吗?”

  那大爷抢答:“哪有这等好事,一年也花不少银钱呢!”

  “哦?这主要花哪些钱呐?”

  “这笔墨纸砚就不说了,书本也贼贵,吃喝,住宿,哪样不是大把的钱往里花。”

  “这其他的我倒是明白,这住宿是咋回事?”

  “嗨,这县学就在那里,你想读书,不管你远近,就得住在学里,住了自然就得给钱呐。”

  “那你们学里有多少人呐?住得下吗?”

  “这?这个不知道。”那位读书的大哥一脸奇怪,奇怪王金石怎么会关心这个问题。

  王金石又问:“那你住宿,要给多少钱?”

  “一月八百文呢!”大爷忍不住埋怨道。

  “这么多?”王金石故作惊讶!

  “可不是嘛!为了供他读书,我们家老底都快掏空了,他若不考个状元回来,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王金石笑着道:“大爷,不用那么高要求,能读书就很厉害了。也不必考状元,能考中进士就能当县太爷了,举人也行阿。就算考个秀才,那也是不多见的,考了秀才,就有优免政策了。”

  “哦!这样阿,你看,这当官的就是有见识!你好好跟你金贵兄弟,学着点!”

  “大哥,那今天没去学里吗?”

  “这学里每到逢年过节,麦收农忙,寒暑天气,都要放学休假的。现在休学了。”

  “哦,这样。我来时听说县学有人被打死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定睛看着他,不说话了。

  老太公道:“唉,这话不能乱说,里长,保长都来说过了。但是金贵是咱们自家人,我就和你说说,你们不要传出去。”

  他喝了一口酒,叹了口气,“这说起来,这王金石和咱们王家是一家人,只不过以前因为一些事,不得不分开了。

  据说,据说阿!”他又摸了摸嘴。

  “他搁学堂里,被几个孩子打,打了一个时辰,人,打没了。

  这咱们老王家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找他们,找县学。可是你知道吗?第三天,凤阳府就来人了,不让说,不让问。

  他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你也是当官的,我这么说你懂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