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川酒家



  “驾!”

  凤阳府南面的官道上,两人骑着马小跑着,泥路上踏起点点灰尘,路边的白杨树飘着杨絮。

  连续的赶路,马匹也有些累了王金石也被颠的不行,他从来没有骑过这么久的马。

  “吁!”

  勒停了马,他跳下马来,让马到路边沟里饮水。大柱也放马在沟边吃着野草,顺便准备小解。

  对面麦田里的麦子一片绿油油的,已经出了穗子,王金石好奇的去搂住一把,看了看。

  “这麦子都长满了穗子,看来今年要大丰收阿。嗯?怎么有几个稗子?”

  “啥叫稗子?大人!”

  “不能再叫大人了,叫大哥。”

  “唉!大哥。”大柱笑了笑,露出来一排牙齿。

  “这稗子就是空壳的麦子,里面没长东西。”

  “哦!这就是白长了个壳呗!可能是缺肥,大哥你让开,让我来给他浇点肥。”说完便对着麦田里的稗子,浇了一泡尿。

  “有道理!”王金石想了想,十分认同。

  喂了马匹一把黄豆,二人又继续赶路。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地位相当于第二首都,所以设巡抚衙门,行政管辖级别相当于省。

  “大哥,快到凤阳了,咱们去吃点饭,再歇歇脚。”二人又牵马赶了一段路,大柱指着前面说道。

  “好。”

  于是,他们往凤阳城去了,二人从东南边一路进了凤阳,也没有城墙,不过还是有看守路口的。几个老军坐在路边的草棚里,吹着牛。

  “你们是弄什么跌?”其中一个老军问二人。

  自有大柱上去和他说话,给看了路引,交了两个铜板,就算是进城了。这点小问题,自然难不倒锦衣卫。

  二人牵着马,顺着泥路往里走,所看到的,全是破旧的泥草茅屋,破衣烂衫的乞丐。有些乞丐上来乞讨,都被大柱用铜板打发了。

  王金石见这么多衣不遮体的乞丐,心中难免感慨,发现有一个饼摊,将摊位上所有的饼都买了,让大柱分给里乞丐们。

  说是乞丐,其实大多都是老农民,记得自己穿越之前,自己的二大爷就常去要饭。因为家里穷,农民在农忙之余会出去要饭讨生活,好减轻家里的压力。

  这与他所住的南京,犹如从天堂到地狱。出南京,过了大江,就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经过之处看到的都是贫穷二字。再到这凤阳,短短几天,他就见识到了大明朝最富和最穷的地方。

  “大哥,这也没个饭铺啥的,前面……唉!前面有一座楼!”

  顺着大柱指的方向,果然看见一座高楼。只见那楼造型奇特,远远的看见大楼上有一些大字。不过随着他们越走越近,却发现一个字都不认识,应该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字体,王金石还不知道是哪种!

  大楼从一侧延伸旋转一圈,越来越低,一直到后面院子里,是个盘旋的造型。终于在门头上看见几个认得出的字:

  小川酒家。

  踏上门前石板铺设的地面,感受到这个酒店的不一般,王金石决定就这家吃饭了,这里离泗洲已经很近了。

  早有人迎出来为他们牵了马,一人把他们领进去,为他们找好了位置。大厅里摆着八张八仙桌,然后是一个平台,平台上两边都有楼梯可以上二楼。

  王金石点了一只烧鸭,一斤羊肉,和一个小菜,二人便坐下等待。

  王金石打量着这个酒家,能在这街中繁华地段开一家酒楼,定然不是一般人家。只见二楼一圈都有单间,几乎座无虚席。

  “大哥,这家酒楼不一般,等吃完饭,再过了淮河,就到泗洲了。”

  “还用你说。”

  “唉!”

  说完不久,小菜便上来了,小二热心的上了菜。搓手问道:客官要喝酒吗?本店有上好的酒,给您来两壶?

  “不喝!”

  “这都是咱们自家酿造的一麦香,远近都爱喝!”

  “再好喝也不喝!”

  那小二只好离开,王金石很讨厌别人强行推销产品。不一会儿,饭菜都上来了,二人都大口吃起来。

  这时大堂一阵骚动,他们抬头一看,一个中等身高的男人,站在了平台上,大家似乎有点兴奋他的到来。

  “小川,说一下泗州的事,听说是个边军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