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少年英气,血战匈奴



    皇上心中近日一直在为龙战于野的卦象而忧虑着,太多朝代更替的历史事实告诉他,没有实权在手的皇帝其实和常人并无两样。

    丞相一伙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利益紧紧的勾结在一起,因此也给皇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朝廷内部的权势一时掌控不住,皇上选择听从北极的建议转向外部的军权,否则到时内忧外患,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皇上应该是被最近发生的事给累坏了,脸色苍白憔悴的坐在朝堂之上依然操心着国事:“时节已经渐渐转凉,每年到了秋冬之季,这戎狄就会侵犯骚扰我国边境。如今这大军虽然驻守在外,不过无人负责全军的指挥调度,大将军这保家卫国的重任又要劳烦你了!”

    大将军目光坚定,声似洪钟的答道:“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不辱圣命,扬我大朝国威。”

    此时太子忽然站出身来行礼道:“启禀父皇,请准许儿臣追随大将军一起出征,儿臣定当奋战沙场,保我国民,耀我皇族风采!”

    皇太子也主动请缨,不要看他才不足十六岁,少年壮志却一点也不输壮志男儿。看到自己孩子英姿飒爽的样貌,皇上苍白憔悴的脸色泛起灿烂的笑容道:“太子有此志向,朕是相当的欣慰,只是你年纪还小,又是国家的诸君,这纵横沙场的事不太适合你。”

    太子挺直了身板道:“皇儿已经不小了,驰骋疆场为父皇建功立业一直是孩儿的志向。一直呆在京城,内有父皇的关心爱护,外有将军士卒的保护,只怕孩儿永远都会是长不大的孩子。不如让儿臣跟随大将军一起去边境历练,既能锻炼儿臣的能力心性,又能替父皇分忧,岂不是一举多得。”

    皇上稍稍沉思了一会儿,看着太子说道:“好吧,朕就封你偏将军一职,到时一切都要听从大将军的安排,切不可义气用事。”

    在叮嘱过太子后皇上又将目光移到了大将军身上道:“大将军,朕就将太子交给你了,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还有行军作战的事情,由不得他胡闹。”

    “诺!”在大将军领命之后,皇上将着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将军领兵在外,对战形势瞬息万变,军中之事将军皆可权宜而行,不必万事听命于朕。”

    就这样大将军带着皇上的诏令、金印紫绶还有太子与太子的两个亲信侍读曹权、张势回到了边境。

    太子的确是人中龙凤,自小就喜练武好骑射,所以身形体态英气十足,穿上戎装铠甲,更是威风凛凛。太子虽然性格刚烈急躁,不过倒也直爽,没有什么太多的偏将军架子,所以军中的那些个各类副将、校尉之类的很快的就和他混熟了,甚至连一部分士兵都相当崇拜他。太子特别偏爱年轻的副将与校尉,因为觉得他们有灵气、有活力、有冲劲!副将詹谨哲就是其中一位,特别受太子的器重。

    这一日太子又在军中操练大将军分配给自己的一万士兵,不要小看了这一万士兵,他们可都是大将军训练出来的精锐骑兵,身经百战。脱下他们的戎装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身上少则数处创伤,多则体无完肤。

    忽然一骑士兵纵马而来向太子报告:“启禀将军,匈奴右贤王亲率五万大军正向我军逼近!”

    太子来到这边境已经有一个来月了,还没有过任何与匈奴交战的机会,早就摩拳擦掌了,听闻此报,当即兴奋的说道:“是吗?来得正好,马上传令下去,列阵迎敌,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太子话音刚落,副将詹谨哲当即进言道:“启禀将军,孙子兵法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如今这敌人来势汹汹,土气正盛,不如坚守不出,敌人久攻不下必定军心动摇,军容涣散,到时再出奇兵偷袭敌人军营,助以火攻,敌人必定落荒而逃,到时将军再率大军出击,必定能大获全胜。”

    太子紧握手中宝剑,自信满满的说道:“詹副将此言不失为妙计,不过坚守不出有伤我大国国威,兵不在多,但看将尔。敌人虽然人多势众,我军却都是精兵良将。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匈奴人皆为骑兵,马兽类也,受惊则乱,只要我们选一千精勇飞骑冲散他们的阵形,斩落他们的旗帜,敌人必定军心混乱,到时再全军出击,敌人必定弃甲曳兵,抱头鼠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