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李家三代
“小岳也大了,家里的情况他大概也清楚了,在学校在外面,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也知道
我去修路。”熊弼说完,便哼哧哼哧的走了。
自己总不能真的养熊巧一辈子。
他和媳妇的年纪也大了,总不能将父母的责任给小岳他们。
就算小岳愿意,那他的媳妇呢?
以后,还是得靠夫家。
趁巧儿年轻漂亮,不赶紧找好的嫁出去,等以后年纪大了,怕就只能给别人当后娘或者嫁给哪些一样的残疾了......
李明军的名声他打听了,是个靠谱的人,现在又成了工人。
说句他自己不得不承认的实话,他家现在已经算是高攀了。
虽然自己是村长,可一个穷咔咔村长的村长算什么?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哈~”冉秀桂看着自家男人的背影不忍的笑出声。
这嘴硬心软的样子表现在这个壮汉身上,还真滑稽。
......
另一边。
在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李明军到了李家村的范围。
此刻,距离他离开村子已经好几天。
玉米地的玉米都收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干枯的玉米杆留在田里,被村民们收割,再晾晒几天,便可以捆扎搬回各自的家了。
这玉米杆做引火的,切碎了做饲料给牲口吃,做肥料都是极好。
一些小孩在玉米地里穿梭,想要找一些不那么干枯的玉米杆来吃。
这里面有甜味,在玉米嫩的时候最好吃。
但嫩玉米不易保存,在年底分粮时便会烂,所以田里的玉米大多是要长老了才收。
因此,他们只能在这些老杆子里面找嫩的,这是他们除去糖和山果以外少有的获取甜味的食物。
“那人好眼熟......是李明军!?”
“咋穿着厂里的衣服回来了?”
“啥?厂里的衣服?别不是矿里的衣服,李家几代单传,可不能去矿里。”
“不是矿里的,好像是......家具厂的。”
“明军有本事啊,去了一趟城里就弄了个家具厂工人的身份。”
田间,有人看见穿着厂服的工人,正好奇是谁,却看见了李明军的样貌,纷纷讨论起来。
没想到,这李明军最是老实的一个人居然成了工人。
大槐树下,十几个老人几个几个的围坐在一起,扳着玉米。
上次钱媒婆介绍无果,被女方那边明里暗里的说了一顿。
她脸上觉得不好看,导致她单方面的和奶奶在闹着别扭。
两个老人现在扳玉米也不坐在一起,各坐各的。
她做的离大槐树这边有些远。
特意找了个边上能够看到周围田地的地方,一是远离李明军的奶奶,二是为了看看村里的小伙和姑娘,有哪些干活踏实的,有哪些偷奸耍滑的,有哪些家里人偷奸耍滑或者老实的。
这些都是她给别人说媒所需要了解的事情。
不然,整个安宁县媒婆那么多,凭什么县里,城里人都会大老远的来找她说媒?
还不是她业务能力过硬。
在看见李明军后,她眼珠转了转。
现在李明军的工人身份,之前那家是高攀了,得给他重新说一个。
至于之前的尴尬。
说媒嘛,就是要脸皮厚。
要是说成了工人的婚事,那对她而言也是个不小的名声加成。
当即麻溜的拿着一串玉米到李明军奶奶这边,“哎,让让,让让。”
挤了进去,“老姐姐,上次是我不对,没弄清女方的想法,你家明军现在这么样?”
“自己找了个,在和别人谈着呢。”奶奶眺望了下远处的李明军,又看了眼钱媒婆,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孙儿,她也已经死心了,不求李明军孝顺听话这些事情,只求能够早些生个孙子。
“找了个啊......”听到奶奶的回答,钱媒婆有些遗憾。
但并没有说直接就走,毕竟自己已经下了台阶,怎么会再上去?
张明秀这么一个明事理的好姐妹,聊着天也比和其他满嘴脏话的老太婆舒服。
她也不会因为没了这个介绍就坏心的说些什么,年轻人自己找的不靠谱之类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