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灯泡



  “光荣叔,你找我啥事?”

  李明军并没有回应他的话,问道。

  他怎么会没有考虑到这一层。

  只是,自己初来乍到就占厂里的便宜觉得别扭。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做的“潜规则”都是对的,他不乐意占这些便宜,反而落人口舌。

  能花钱解决的事,最好用钱解决。

  刚好,他身上有些钱,暂时也算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

  “这不是前些年你父亲交的资料,你工作

  嗯~

  就没了

  现在补上,你那文件保存不当受潮了

  办你的口粮这些需要你的文件,需要重新去村里开

  不然的话,就一直顶着的是赵怀平的名字,到时候闹起来不好看。”

  刘光荣随着李明军进了屋。

  “这屋子还可以啊,屋顶可以晒粮食,水电都通。”看了眼四周说道。

  这房子倒是比他的办公室和宿舍好。

  不潮湿,也很大。

  只不过让他换的话,是不会换的。

  毕竟,小楼宿舍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宿舍那么简单。

  所代表的还是,自厂长,副厂长,厂长亲戚,车间主任,副厂长亲戚之下的权利。

  “好,明天我就回村开。”李明军答道。

  倒是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前些年他的班被赵怀平顶替,上的是赵怀平的户口和名字,现在工作还回来了,就得重新弄他的文件这些。

  将麻袋随意的扔到门后,将桌子翻过来,比对了下长短,准备明天回去开文件的时候拿些木材和工具过来补好。

  “你这房子里的灯泡也没有?”刘光荣扯扯灯绳,“我手里也灯泡,要买不?”

  “你有灯泡?”李明军抬起头,问道。

  “买,多少钱?”

  “我当然有,咱们厂每个月都会放出几张灯泡票作为福利让工人们抽奖,但是我们有办公室的每个季度灯泡“坏了”都可以申请换灯泡的。”刘光荣有些骄傲的插着腰。

  听着刘光荣的话,李明军一愣,旋即明白过来。

  得。

  又是计划“报废”。

  这年头的厂子几乎都有这样的问题。

  厂子里的工人也是真的把厂子当家,有时厂里有困难是真的可以坐到自掏腰包让厂子度过困难的程度。

  但,有时候,占起厂子的便宜来也没有觉得也丝毫的不对。

  自己家的便宜,那叫占吗?

  不叫。

  那是应当应分的!

  “你都叫我叔了,那还能按给别人的价格来?你就......拿个两块钱,不要票。”刘光荣说道。

  他这还真不是收李明军高价。

  灯泡外面买便宜,只要一两块钱,但是灯泡票难求啊。

  没有票,是买不到东西的。

  安宁县的鸽子市也买不到。

  一来,是因为灯泡易碎,不好保存运输。

  二来,能用的起灯泡的,一般都有办法搞到灯泡,没必要到鸽子市冒险买东西。

  安宁县缺的是粮食,就县城的人而已,甚至比沅西市的人都要富裕。

  在鸽子市买东西,都是家里缺粮或者要用粮食做其他吃的去卖的人。

  很多人即是买家也是卖家。

  接过李明军手里的钱,刘光荣脸上的笑容灿烂,“好了,我这件去宿舍给你拿。”

  他虽然是车间副主任,但却没有比厂里的工人过的好太多。

  这年头,贫富差距不大。

  就算是厂长,他的工资也不过是普通工人的两三倍而已。

  他副主任,每个月在上自己的等级,每个月有四十几块。

  听起来多,但他家的孩子也多啊。

  他媳妇那边的村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多媳妇生的都是双胞胎。

  到他这,运气好,三胞胎,还是两胎......

  四男两女。

  一连六个孩子。

  他妈本来想进城照顾孙子的,这下直接给吓了回去。

  她们农村是有很多家庭能生,五六个,七八个,甚至十几个。

  但都是先生的一两个大的,这些大的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能做些家务活了,到时候再带小的。

  这样,时间跨度大,甚至有老大比老幺大二十几岁的。

  大带小,大的再大些就可以赚公分,小的长大再带更小的,就这样一辈子就凑合过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