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故事与故事-第2/4页
两人点头称是,志怪小说中就有写道,有人误入仙山,被仙人赠与灵草,但那人贪得无厌,多吃了两根,最后爆体而亡。
想到书中常有那种身入仙山,却空手而回的故事,书生突然跪倒,口称要拜师学艺。
杨易哪敢接这个,连连摇头,随口胡诌了几句,“你尘缘未了,而且前方还有一桩公案需要你去了结。”
提到这事,书童突然插话道:“老神仙,您说的可是那黑风山古庙闹鬼的事情吗?公子,我就说前面有鬼怪横行。”
在杨易示意下,书童将自己在城中听到的故事,又添油加醋讲述了一遍。丽华县城中有人传言,县城以北五十里地,往陆义方向,有一座大山,名叫黑风山,山中原来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古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庙里的主持、大和尚皆死于非命,剩下的和尚也逃之夭夭,久而久之,这座古庙被废弃。后来传言,夜间有借宿这座古庙的旅人,不知被什么所害,化成了干尸。
天长地久,附近几座州县的人无人敢靠近那里,只有外地的商人或者赶考的书生,因为赶路错过了宿头,误入这座寺庙,最终尸骨无存。就连煞气最重的仵作也只敢在日头最烈的十分,才敢进庙收尸。
这也是因为书生得了风寒,在丽华县城多呆了几日,这才从客栈伙计和药铺学徒那里听到消息,后来书童又寻人打听,县城中居然无人不知,只是传闻各有不同。有说那古庙闹鬼的;也有说以前庙里的和尚是花和尚,害了人性命,结果被厉鬼寻仇;也有说是狐狸成精等等。
“刚入宝地,我们还以为是被鬼怪精灵所迷,到了那古庙范围。”
“那是你,我可是一直没信这个传闻。”书生当即表明态度。
“是,是。是小人我有眼无珠,有眼不识金镶玉。”
听完书童玉书这番话,杨易总感觉好像在哪听过这个故事,黑风山,古庙,闹鬼。说到古庙闹鬼,杨易自然是想起了哥哥和王祖贤两人合作的那部经典港片《倩女幽魂》,里面那聂小倩真是漂亮。她年纪轻轻就病死了,死后化鬼还被树精姥姥控制,只能凭借美色诱惑男人,然后吸取精血阳气以奉养姥姥。
后来聂小倩因为被哥哥饰演的书生感化,改邪归正。树妖姥姥则是被剑客燕赤霞所败。故事最后好像除了树妖姥姥,还出了一个大反派,叫做黑山老妖。
对了,难怪听起来这么耳熟,黑山,黑风山。记得周星星的那部《大话》,也有一个叫黑山老妖搞笑角色,被达文西饰演的唐三藏用地雷给崩了。
不过,这故事要说给两人听吗?或许只是雷同而已,总不至于真有妖怪吧。可这谁又说得准呢,万一有妖怪怎么办。如果不说,到时候这两人真的被那女妖迷惑了,这可是两条人命。
杨易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可知那古庙的名字?”
“我听他们谈起故事的时候,都是叫做古庙,没一人提过那古庙的名字。或许是年代久远,人们已经忘记那古庙原来的名字了。”
“那这样,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杨易记不得《聊斋志异》的原文,电影情节也忘记许多,但大致人物和故事线还是记得的,就拿电影情节做个样板吧。至于这二人,听完故事后,是害怕、是担心,还是怎样,那杨易也没有办法。
两人倒是很兴奋,能听得神仙人物说的故事,以后都是谈资。书生正襟安坐,书童也老老实实端立在书生后方。
“话说,有一座古庙,名叫兰若寺。苏公子,你也算饱学之士,可知这寺庙名字的来意。”其实杨易也不知道这名字是什么意思,但这样反问一下,若是书生知道,还可让对方解释一下,看起来像是在指点,若他不知道,则可让他多读一些书。反正怎样,杨易都有道理。
果然书生知道这名字来意,“兰若,也称阿兰若,是一句梵文,意思是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不错,不错,果然见识不凡。”
“这兰若寺原本是一座千年古寺,只是这寺庙建寺的时候,寺庙深处有一株成了精的槐树。经过多年修炼,这树妖渐渐成了气候,自称姥姥,寺庙周围生长诸多树木,也被树妖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