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陷阱



  佛门大能之中,有一名为不动明王。

  乃是以无上伟力成就菩萨位。

  想传,此尊本可成佛,不过慈悲之意,渡化世人,方才身列菩萨位。

  不动,即是慈悲坚固。

  明,乃是智慧光明。

  王则是尊者。

  贝吉多便是从这不动明王身上取真意,练成此门神通,明王不动。

  慈悲未见,不动是真!

  要说贝吉多能真的如同不动明王一样,慈悲在先,不动为实,那是绝对不可能。

  毕竟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传教,面向的又是刚从茹毛饮血脱离了没多久的吐蕃民族,光靠着慈悲和善意,也许只能拉拢些牛马羊。

  毕竟人是崇拜强者的,强者通过武力来保证自己的优先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优势,他必须保持住武力,甚至更进一步。

  而弱者比起这些强者,其实更向往力量。

  在吐蕃,一些贫困家庭的生活甚至比不上头人的奴仆。

  所以,他们为了希望,也必须崇拜力量。

  不过他们没有门路。

  最简单也最虚无缥缈的办法便是祷告。

  这当然就是佛门的老本行。

  至于更进一步的门路,佛门也提供了。

  以吐蕃最基础的贫民为信徒层,之上慢慢挑选有资质的孩童。

  当然,这首先得建立在一个几乎没有对手的绝对武力之上。

  这个人就是贝吉多。

  而想要将有资质的孩童收归门下,自然是需要一个说法一个名头的。

  一则体现出佛门教义的与众不同;二则,毕竟这些孩童出身有高有低,低的还好,绝大部分愿意,高的和低的中不愿意的呢?

  别看佛门近些年来隐隐有着宗教宗门之中坐二望一的势头。

  可是佛门规矩可并不能让普通老百姓完全接受。

  首先是剃度,在儒家普遍的影响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三岁小儿都知道的,自然就有着天然的抵抗。

  而在外族,生存环境恶劣,本来可以用来御寒保护自己头颅的头发被剃光,也违背了他们生存的法则。

  再就是佛门戒律,其他倒还好。

  “色戒、杀戒、荤戒”这三条最是严苛。

  首先就是荤戒,民以食为天,能够做到只吃素的人绝对是难以见到。

  在最底层的百姓中,能吃一次荤腥估计都要是过年或者极其重大的日子因为他们买不起。

  但是他们绝对是向往荤腥的,人本来就是要吃肉的。

  自从人类成为大陆主宰之后,什么动物吃不得?

  无非是弱肉强食而已!

  素怎么会有荤腥来的香,来的有营养!

  正所谓穷文富武,为何?

  因为习武首先要讲身板,吃得好才有资格谈武。

  所以但凡能有条件,谁人愿意吃素?

  再就是杀戒和色戒。

  嗯,人渴望力量是为了什么?

  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

  吃最好的食物,住最好的房屋,睡最美的女人,顺便捶死自己看不顺眼的敌人。

  归根结底就是享受。

  衣食之后便是繁衍后代!这本就人作为动物的天性!

  你让他此后不得犯色戒,几乎是剥夺了作为人族最基本的享受之一!

  若是任何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能力,他愿不愿意守戒?

  你过好日子,你拥有大房子、美娇妻和奴仆,你觉得会不会有人眼红?会不会有人想法子来明抢暗夺?

  那肯定会?

  你总不能拱手相让吧?

  到最后还是武力,为了一劳永逸,杀就成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更何况哪怕杀只鸡都算是犯了杀戒。

  这种日子,若是弱小的时候自然没有问题,若是强大了,又有几人愿意过!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大家都没有了后代,谁再去供奉佛门?

  所以在密宗,找了不知道多少迂回的方法。

  收徒自然是要讲“佛缘”。

  现在黄宗也这么干了,姜灏武这一回不就遇上了么。

  若是遇到愿意的,自然是千恩万谢顺遂至极,还抬高了一手佛门的门槛。

  若是遇到不愿意的,也能讲得通,这孩子与我佛有缘,放在尘世就是浪费这份机缘,不管你愿不愿意,武力实施之后,名头还能遮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