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张之序



  捧剑园连日来,热闹了许多。其实捧剑园里面来的人并不是都有真才实学的。

  大多到捧剑园来的年轻人在刚刚成年的时候都觉得天下风云都能被自己搅动,心中的雄壮之气几可吞虎骑龙。只需有人赏识,那他们就可以一飞冲天,建立不世基业。

  毕竟,大赵也就这么来的。

  其实这个想法并没什么错,毕竟正如赵太祖赵飞廉说说过的一句话一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有的大家族或是顶级宗门,在最开始创立之前,都是从普通人过来的。无论是地位还是财富,都要争取与拼搏。

  但是问题在两个方面显得特别尖锐。

  其一便是能力。就拿赵太祖赵飞廉来说,确实,赵飞廉的成长之处,几乎和一个混混痞子没啥两样,但是赵飞廉有一个被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的能力:吸引与管理人才。

  姜子良遇上赵飞廉之时,虽说也是年幼,但绝对不无知。其中固然有着赵飞廉的不要脸与死缠烂打,但是谁又能说不要脸与死缠烂打不是能力呢?关键是赵飞廉的不要脸与死缠烂打就见效了,才有了武洲军神帮他鼎定天下。

  早早便能在武洲排得上号的萧韩两家,也是在极早的时候便被赵飞廉拉拢。赵飞廉起初的征战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自大过、昏聩过,当然败仗也吃的不少。有时候甚至姜子良都拉不住他的一手手昏招。甚至在最严重的时候,萧韩两家大部分子弟都要弃了赵飞廉转投他人,但赵飞廉就是支撑下来了。萧韩两家的犹豫与怀疑全都在他最危险的时候,但是他都能打消这些犹豫与怀疑,直到最后建立赵国。

  而赵国的建立过程中姜子良与萧韩两家当然是不可或缺,但他们并不是全部。赵飞廉一路打一路收,一路丢一路捡,到最后赵国成立之后的朝堂衮衮诸公,哪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

  然而这么多聪敏又能力出挑的人才,就认了这个主君。其中家族派、观望派、投机派等等等等,派系多的几乎让人发麻。可是赵飞廉一力之下,终究是拧成了赵国的主体。

  这样的人,你可以说他混混痞子,可以笑他贪财好色,但是这些真正重要的能力大部分来自普通阶层的人根本看不懂,因为他们正在做梦的年龄,想的全是自己的美好将来,如何肯停下来看清自己呢?

  能力之外还有其二的运势与命数。天下英才何其之多,为何赵飞廉就能与姜子良相遇?为何赵飞廉兵败逃遁总能化险为夷?又为何大起大落之后的赵飞廉依然能鼎定武洲?

  在大多的说法里,这就是命运。特别是在普通人的一块里面,最流行的说法便是一个人的命数都是定好的。假如真的像这样,岂不是冥冥中有一只大手在操控一切?事无巨细操控着天道之下的所有人?

  且先不说这能不能认真细聊,但是且去看所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那些前辈,哪个是肯认输罢手的!

  所有的相遇与发生,那时运势,运势到了并没有一定的好或者坏,因为都还没能产生结局,而最后的好坏评判都是跟着结局在下定论。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不外如是。

  但是当发生了之后,坚持与经营便成了关键。而在坚持与经营中,选择就成了不可绕过的核心问题。

  坚持就是选择了大方向后的不改变选择。时间多是机会,难就难在坚持。时代与风云不曾辜负任何人,不过受挫转身的人太多而已。

  经营则更难些,再简单的事情在日积月累之下,都是让人感到浮躁繁复的。前人提供经验,后人并不能完全照搬。时间与形势的稍许不同,便造成了极大的差异,而能在其中把握脉络分清巨细,沉稳应对则是第一步。没有人能不犯错,再犯错后的反思与补救又有几人能行。

  所以天道之下,不缺运势,命数既定,未必就不能改!

  正如修炼一道,命魂与身躯相辅相成。那命运就与人心不可割分!

  偏偏捧剑园里的绝大多数青年都是不懂的,他们在畅享在希冀在造梦。

  之前姜修胜两挑张家,传的临淄沸沸扬扬。无数心怀可能的人对捧剑园多了几分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