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姐罩我



拜师的事宜确定下来后,李东升吃了午饭就离开了。

而李安便留下来,跟着师父梁安国学习。

两人午休了一会儿,李安就被梁安国带到田里。

挖泥。

梁安国一家所做的瓷器就是顺长本地的青白瓷,所以不管是黏土还是釉水都是就地取材。

梁安国的教学风格和梁桂福很不同。

一是梁安国经常出声提醒李安,而梁桂福只要李安不问,基本不会指点李安。

二是梁安国是从头教起,而梁桂福则是从最重要的拉坯教起。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李安跟着他们学习时的年纪不同造成的。

挖完土就已经傍晚了,吃过晚饭梁安国就让梁桂福送李安回家。

开学前的十天李安都过着同样的日子——五点半起床,锻炼一小时,吃过早饭后就等着师兄来接他,然后跟着师父学制瓷直到晚饭后被师兄送回家。

偶尔会有顾客到师父家里订购瓷器,李安在一旁旁听。

这时候的瓷器市场并不好,师父师兄他们最近都是在做一些大件,比如谷仓——一种陪葬品。

当然他们做这个,并不是拿来当陪葬品用的。而是拿去参加各种比赛、展览。

打出名气后,卖仿古瓷器。

而且他们也只有靠仿古瓷器赚钱,普通日用瓷器的市场早就被便宜量大的机器占据了,手工的卖贵了没人买卖便宜了还亏钱。

这种情况要到2011年才有所改善,2011年建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隔壁友人的友情宣传,建盏的价格水涨船高。

而建盏的产地就在顺长的隔壁,顺长的制瓷人大多都会做建盏,这其中也包括师父师兄们。

之后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非遗项目,入选非遗的传统技艺越来越多。

2016年的时候更是将顺长青白瓷列入了市级非遗,李安重生的那会儿正在走申报省级非遗的流程。

……

在李安学制瓷的这几天里,缪立君来找过李安好几次。

前两次都是在白天,李安在府墙的时候。

后来还是魏秀金告诉他晚上再来找李安。

李安再次见到缪立君的时候,他还是背着奥特曼小书包。

这次这个小书包里装的不止是各种零食还有不少书,当然书也不是啥正经书,都是各种网络小说的实体书。

李安都不知道他那小书包是怎么装下那么多东西的。

“这本书别看,以后这个作者的书都别看,听到了吗?”李安扫了一眼那些小说,居然大部分都看过,然后他抽出一本名叫《琴帝》的小说,指着封面的作者名对缪立君说道。

“为什么呀?”缪立君不解地问。

“小孩看了不好。”李安煞有其事地说着。

“这样啊,那我不看了,那看什么书好?”

“这两本不错。”李安指着《史上第一混乱》和《重活》说着。

就这样李安早上锻炼,白天学制瓷,晚上和缪立君看小说吃零食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这十天里尽管李安不断被缪立君投喂,但还是瘦了不少。

九月一号,实验小学开学了。

早在考试后两天就已经有学校老师通知过魏秀金,李安依旧被分配到了四年六班。

而缪立君则在四年二班。

因为缪立君经常找李安玩,所以两人的家长也互相熟稔起来。

今天缪立君的家长都需要上班,没空带着缪立君去报到,就拜托魏秀金帮忙。

魏秀金一手牵着一个小鬼,先将缪立君送到二班门口——他们来的早班门还没开。

然后拿出缪立君的学费交给了他并叮嘱他千万别弄丢了。

安顿好缪立君后便带着李安去了另一头的六班。

六班门口此时已经有两位女生正等待着开门。

魏秀金领着李安走到两名女生面前,笑眯眯地对她们说:“同学,你们都是六班的学生吗?”

女孩们点了点头。

“我们家李安今天转学过来,以后麻烦你们多多照顾他一下。”魏秀金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后继续说着。

李安在魏秀金身后绝望地捂着脸,这一幕前世他也经历过。

“罩?那你得找周茜。”显然这名女生会错了意,人小鬼大地指着她身旁的那名女孩说道。

“李安,愣着干嘛,和同学打个招呼啊。”魏秀金只当女孩说了句玩笑话,催促着李安和同学搞好关系。

“你们好。”李安这才不得已地从魏秀金身后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