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与我玄谈一场



  小和尚身着破烂袈裟,持一缺口钵盂站在张患得面前,似乎还在等着张患得的回答。

  见张患得迟迟没有回过神来,又是念一声阿弥陀佛,行了一礼,准备转身离开。

  也难怪张患得不能理解,毕竟北荒几十年前大儒一篇《谏佛骨表》写就之后,北荒朝廷便一步步削减佛寺。

  大批僧侣要么出了北荒境来了大楚,要么则被贬为异端,依然在北荒的牢狱之内坚守那几条佛理。

  毕竟儒家修现世,沙弥望来生。

  相比之下,一向锱铢必较的楚朝士林对待佛家,反而宽容一些。甚至容得下佛家广建寺庙,从世家的手中占据一些土地。

  张患得猜测是北荒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也有外地僧人来此云游,要么就是这个不谙世事的游方小和尚来错了地方。

  张患得见这和尚已经转身,急忙叫住,这和尚胡乱走还真说不准会被北邙书院的人间行走逮到。

  这和尚被问罪事小,万一把自己抖搂出来,可就不好了。

  那和尚也是回头,似乎在等待着答案。

  张患得也不直接回答,反而是问道:“大师从哪来?这北荒可不待见菩萨啊。”

  眼看着和尚眼中疑惑渐起,张患得愈发认定,这和尚不知是在哪个破烂寺庙出的家,被赶下山来化缘,不知怎得就走到了北荒境内。

  正想着怎么把这和尚使唤向南去,免得自己也糟了灾,那和尚却只是回答道:“贫僧正是从那北荒佛骨塔出来行走四方的和尚。”

  一篇佛骨表,把整个北荒佛脉几乎断绝。

  同样,保有仅有的一点佛脉的地方,也只有各地的残存佛骨塔了。为数不多的僧人聚居于佛骨塔,非书院允许不能出塔。

  与其说是聚居,不如说是囚禁来的明朗。

  张患得听他这么说,也是明白过来这僧人多半不会给自己找来无妄之灾。

  事后得知这僧人是被北荒朝廷指派前往匪患之地得几拨人中得一批,不过因为出身原因,化为行脚僧单人独行。

  其出身更是有些说法,传闻北荒八十一佛骨塔,其中有七十二座具为疑冢,只有九座高塔才真正藏有北荒佛脉几千年来积攒得九位真佛舍利子。到底是哪九座至今也没谁清楚,北荒斥佛之后便更加没人追究。

  而这和尚便出自最有嫌疑的十八疑冢中其一的莲华寺。哪里是什么小门小户的破烂寺庙。

  二人结伴向南前往最近的一座城池,期间二人并无甚言语,仅仅只是简单结伴而已。行至版图,原本沉默寡言得张患得言语多了起来。

  不懂佛理的他开始询问这小和尚,佛家是不是真的不近女色,若事如此,等到哪天全天下都是和尚了,有哪里去找小和尚?

  一开始小沙弥还认真回复,说到佛家讲求缘法,不求天下人都去当和尚,能当个善男信女也是极好的。

  再后来,张患得的问话愈发不着边际,沙弥也只是巧妙打个机锋便绕过去不谈了。

  两人靠着双脚,历时四天才来到达最近的一座城池。说是城池,实际上不过是稍大些的聚落,繁华远远不急之前以漕运发财的大伤镇。

  张患得找到马商,花了些银两便买了一匹相当不错的大马。北荒荒漠草原广布,因此马匹交易盛行,在这里花同等的价钱能够换取比楚朝高出数阶的良马。

  张患得大方地询问小和尚是否需要,被和尚婉拒,出家人慈悲心,可以理解。

  一路上结伴而行,二人倒是生出了一些默契,当张患得走进满是妇女地胭脂铺时,小和尚很识相地站在门外,与那一匹大马站在一起。嘴中念念有词,似乎是在给这畜生讲经。

  张患得在这红粉一窟的胭脂店十分显眼,也是引来不少正挑选胭脂的少妇调笑,纷纷询问着这年轻后生是否有相好?小和尚站在店外只是更加快速地念经。

  难怪出塔之前师傅告诫,行走在山门之外,尽是洪水猛兽。

  只是在胭脂铺前便红了耳根的小和尚,恐怕一生也不会沾染这世间真正旖旎之处。

  张患得如愿买到几两上号天青胭脂,身上却不知被揩了多少油。武夫修行至高深处,体魄浑然,却是较为吸引女子,尤其是这店铺中早已经阅尽人世的少妇之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