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藏书人 读书人 抄书人



  当楚朝士林大谈张家父子的荒淫轶事的时候,张患得来到了被他屠戮一空的商家府邸。

  他并看不上府库里面堆积的黄白之物,相反,他此行的目标是前往商家那座极其不俗的藏书阁。

  他不读书,也不太看得上张口道德,闭口文章的酸夫子,但他每次在外攻伐结束都会习惯性的去各地的藏书阁搜刮一番,为自己的胞弟寻找一些典籍的孤本。他从贴身衣物中拿出一张写满书名的细绢,对着上面的书名一层一层楼地寻找着。

  即使张若失已经去了大楚京城,他也不太愿意把这习惯停下来。

  坚持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才能称之为习惯,或许也才能称之为情义吧,并不需要什么理由。

  张患得的文韬完全比不上其武略。

  九为极数。

  天下武道分九转,他此时的境界应该处于六转左右,便是那古书上所记载的夜行山林,虎狼蹑行之境。但若是考虑其体内虚影,多半能将境界提升个半转。

  先前遇到的小剑主则多半处在七转,万夫辟易之境也。

  武道之外有天道,天道十二楼,每四楼为一个门槛。儒家大儒曾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苏仪大致就处在治国之境,不过其国多半只是百乘治国,但依然能将张患得信手拿来。

  对于这第四层门槛,道家曾有真人嗤笑儒家言:藏天下于天下。

  道家所言第四门槛则并无定名,只因上古一真人言:道可道,非常道矣。

  若按照世人的标准,先前乘鹏而去的道士,多半便是到了“有所待”的逍遥游世境界。

  张患得并不了解自家弟弟到了何种境界,只知道自己这病秧子弟弟生平只爱看书,练武却是练不得的。幼年在众多豪阀幼子中受了欺负,父辈不管孩童之间打闹,那次不是自己去帮着报复回去?

  想到这里,张患得竟是露出了一丝温馨笑意。

  且将这些往事收起日后再作思量,张患得又是一头扎进了商家的书山之中。

  显然这书山并配不上其光鲜门楣。即使以张患得的眼光来看,这书山中也有众多为了堆砌而放入的劣书。

  找寻了半天也只找到弟弟所罗列书目中的前朝大儒所著《礼法释义》而已,张患得心里寻思着有一日必去那北邙书院搜刮一番。但却听得阁楼似有空处。

  世家大族藏书楼多余隔间,用以放置孤本,再放置一二守楼人于此抄书。

  张患得循着声音来到以书墙之前,运劲一推便只见豁然开朗。再这终年不见天日的藏书楼隔层之中,一枯槁文士瘫坐期间,青灯黄卷,奋笔疾书。

  约莫是常年抄录孤本残卷,这文士已是近盲,见有人进来竟然只是吩咐将酒放下,饭菜拿走,再带些五石散过来。

  大有近古狂士遗风,服药喝酒,袒胸露腹。

  直到张患得走进,他方才反应过来,淡淡地问道:“这商家终究还是被灭了?”

  张患得没有言语,算是默认,并走向前抵触那白绢,轻声问道:“先生不知此楼阁中可有这些典籍?”

  那枯槁文士将白绢凑得极近,眯眼看了半晌,又是看了看眼前这个魁梧粗犷地年轻人,似是不相信这人也能看懂上面的艰深典籍。

  张患得也有些猜到,摸着头笑道,这是为自家兄弟准备的,他才是天生的读书胚子。

  文士点点头,随手丢出几卷古籍,然后说道:

  “这上面的倒是这里有几本,你可以带出去。剩余的,恐怕这天底下就只能去北邙书院那座摘星楼,和楚国南方那几个千年世家里面找寻了。”

  “对了,你我初次相逢,我为你找了书,你却也是为我做件事吧。”

  “我做了一辈子文抄公,却也把心胸里的一点墨汁写了出来,你家弟弟爱看书,就帮我捎带给他,我胫骨被钉在这座椅上几十年了,实在是出不去也不想出去了。”文士说着说着咳嗽起来,似有痨病。

  “既然商家已灭,你再帮我做一件好事,一把火把这腌臜藏书楼给点了吧。”最后一句重如泰山的话,从这文士口中轻飘飘的飞出。

  张患得收拾起那几本孤本,看着这文士竟有些伤感,不知是不是由此想到了自己那远在楚京的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