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于价值投资的讨论



  徐胖子最开始准备和陈颢一起离开,结果被一通骂,断了辞职的念想。

  林可唯最近都在家陪林劲。

  王坤也在。

  每天早上都会来和林劲聊聊天。

  “外面很多人认为,我们做投资这行的,很神秘,都是高学历高智商,永远站在金字塔尖“割韭菜”。”

  林劲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哈哈~割韭菜,这几年国内最流行的就是这个词了吧。”

  “外面很多个人投资者,都把自己形容成韭菜,亏钱,就是被割韭菜了。”王坤点头附和道。

  “不过,这一年多,不仅个人投资者在亏钱,我们机构也在亏,甚至很多有名气的投资大佬都被深套其中,前段时间,还有个大佬放出话说,不玩了,躺平了。”

  “是的啊,宏观经济形势不好,股市自然也受影响,所以有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其实我更认为,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林劲总结道。

  “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主体信用会影响货币的价值,而货币的升值或贬值,间接会影响到股市的资金流向,资金流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股票的涨跌。”

  “股票上涨需要强大的资金推动,这点在全球股市都是适用的。”

  王坤非常同意林劲的看法,回看如今的国内或者国外股市,任何一支股票的上涨或者下跌,大致和这只股票的资金量、资金流向成正相关。

  “林总,您觉得,我们做投资,个人智商真的很重要吗?”

  “哈哈~你这个问题,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多人把自己比喻成韭菜,潜意识就是想表达,智商不行,资金量不行,技术水平,甚至掌握信息的程度,都不如我们这些机构。”

  “言语中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弱势的位置。”

  “机构当然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但智商高低,我并不认为能决定投资的成功。”

  “我举个例子,19世纪,漂亮国有个著名作家,叫马克吐温,当时在一级市场投资新款打字机,10几年的时间陆陆续续投进去17万(相当于现在的5百多万)美金,后来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都量产了,他投资的打字机才造出来2台样机。”

  “再看看他在二级市场投资的股票,俄勒冈铁路公司,每股78美元买入,12美元卖出。”

  “哦,还有牛顿投资南海公司股票惨败的故事……”

  “爸爸,你说的这些都是名人没错,但他们并不是专业投资人呀。”这时林可唯也来听故事,还提出自己的意见。

  “哈哈~那我再给你讲个专业投资人的事,格雷厄姆听过吧,巴菲特的老师。”

  “嗯嗯,据说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就是继承了他的衣钵。”林可唯点头。

  “那已经是后来的事了,早期他还不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1929年,漂亮国发生经济大萧条,道琼斯指数暴跌,格雷厄姆因为在股市加杠杆,他的基金也在短时间内暴跌了70%多,差点破产。”

  “那次的失败,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从那之后,他开始倾向于保守投资,并逐步确立了价值投资的理念。”

  “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呢?”林可唯不明白。

  “林总,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吗?”王坤看向林劲。

  “当然,而且我也很想听听你的看法。”林劲示意王坤开始。

  “嗯,关于价值投资,很多人有不同的说法,目前为止,我认为没有一个真正的词条能完全解释清楚价值投资的概念。”

  “格雷厄姆曾经有个解释。”

  “他说,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当价格大幅下跌时,市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购买股票的机会。”

  “而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波动,并从市场波动中获利。”

  “我很支持他的这段说法,当然,前提是好公司的股票。”王坤补充道。

  “那怎样的公司才能算真正的好公司呢?”林可唯又问。

  “这个……一两句话很难说明白,通常是从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开始了解。”王坤略做思考,简单回答。

  “丫头,我们作为投资行业从业者,需要发现问题,更难得可贵的,我们应该自己去找寻答案。你说对吗?”林劲看向林可唯的眼神充满温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