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遗孤-第2/3页



  三殿之名下对应《太乙三天诀》三大境界,上对应道宗三清祖师居所。

  其中“大赤天殿”用来供奉三清,举行祭祀及宫内重大事物等庆典之用,“清微天殿”则用以招待各大宗门的重要人物来访,“禹馀天殿”则是真人、教御处理日常宫内事物之所。

  三大殿坐北朝南,四平八稳。

  东西两侧各有偏殿一座,东侧“三洞殿”乃是“自在宫”丹房,宫内各种灵丹妙药,天材地宝十有**皆存于此。

  西侧“道德殿”则是书库,“自在宫”各类藏书、诸般杂学、包括《太乙三天诀》微天、禹天两境也收录在“道德殿”中。

  至于《太乙三天诀》最高境界的赤天境则是存放于正殿“大赤天殿”中。

  对自在宫来说,任何一名弟子突破上清禹天境限制,都是宫内一等一的大事。

  那意味着该弟子修为、潜力凌驾教御甚至首尊之上,极有可能位真人之列,自然也就有资格开“大赤天殿”请出赤天心诀。

  此刻缥缈峰顶“自在宫”偏殿“清微天殿”中,五位清字辈真人皆端坐殿内。

  上位首座端坐一人,身穿道袍、头挽混元髻、面白无须,望似五十上下年纪,仙风道骨、气质出尘尽显得道高人风范。

  此人正是已多年不理俗世,一心潜修的掌教清闲真人。

  如此排场为的自然是“大觉寺”众僧,此次为了蜀地灾情“大觉寺”四大神僧一次性出动了三位,只余法善大师一位留守。

  四大神僧虽是同辈师兄弟,佛法修为也彼此相若,但要说起名声威望,法空禅师绝对当得四神僧之首。

  此次法空禅师亲至,清闲真人自然也要出面相迎。

  若是平日里三位神僧法驾“自在宫”,除了掌教、真人、教御一个不能少之外,门外大修士级别的至少也要列个几排,方能即显“自在宫”声势又显对“大觉寺”神僧的重视。

  奈何天灾妖祸,自在宫连普通门下弟子都派了出去,哪还有心思讲排场。

  殿中几位真人正自喝茶闲聊,主位端坐的清闲真人突然微微一笑朗声道:“几位大师远道而来,贫道清闲携几位师弟与清微天殿恭候诸位圣僧法驾。”

  清闲真人话音刚落,一声佛号自山下传来,那么远的距离听来既不高亢也不雄浑,普普通通仿佛说话之人就在眼前。

  “真人过谦,贫僧法空,携法相、法净两位师弟见过清闲真人。”

  声音由远及近,佛号起时人还在山脚,当最后一个字说完,三位神僧已经立足清微天殿殿门之外。

  左首一人肥头大耳、坦胸凸肚、宽鼻厚唇一直眯着眼笑呵呵的,活脱脱一副弥勒相貌,让人一见便新生好感,正是四神僧中的法净禅师。

  右首法相与法净正好相反,身材壮硕、皮肤黝黑、怒目圆睁、满脸络腮胡,恰似佛门伏魔罗汉。

  而居中的法空禅师身形样貌皆普通至极,看起来垂垂老矣,无须长眉,慈眉善目。

  如若不知其身份看起来如同村中老叟一般,端看面向实难想象此人居然位居“大觉寺”四大神僧之首。

  见得三神僧临门,殿中五位真人立刻起身相迎,清闲真人道:“几位大师乃是方外高人,又何必局于虚礼,几位大师请上座。”

  法空口诵佛号,单掌执胸回了一礼。举步落座,大殿上真人在左,僧人在右相对而坐,侍童奉茶自不必说。

  清闲真人抿了一口茶道:“此次天灾妖祸,百姓疾苦,幸得大觉寺千里相助,容贫道带这一方百姓,多谢众僧相助之恩。”说罢便要起身行礼。

  法空见状忙道:“真人莫要折煞贫僧,出家人慈悲为怀,此事实属吾辈出家人份内之事,贫僧本该一入蜀中先上缥缈峰拜见真人,奈何灾情紧急,只得无礼了,待到今日灾情妖祸已无大碍方上的山来,真人莫要挂怀才是。”

  清散真人见状开口道:“师兄、大师,我辈修道之人又何必如此在意虚礼,二位皆是心为百姓又哪里有的谢字,更莫说是怪罪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是贫僧痴念了。”法空起身行了佛礼后向清闲真人道:“贫僧此来一是为拜山,二是来辞呈,如今妖祸渐平,瘟疫灾情也得到控制,只余些许善后事宜,今日贫僧三人便会回转大觉寺,余下僧人待的灾情平复之后即会自行离去。这三,贫僧有一不情之请,望掌教真人应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