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怪事连连



  龍朝,正武三年。

  春分第十四日是清明前一天,也是清平百姓祭祖的最后一天。

  清晨,淅沥的小雨笼罩了整个清平县。

  清平城外,清平河旁。

  一家老小六个人,皆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穿着粗衣布麻,走在泥泞的黄泥小路上。

  老人身体硬朗,走在最前面,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拿着一个长木棍,不停挥舞打着四周的草丛。

  打草惊蛇。

  这是农人多年来的种田经验,是用来防蛇鼠蚁虫等毒物,当然最主要还是防蛇。

  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季节,各种动物相继苏醒,毒物也随之苏醒。

  清平县每年有不少人被毒物咬后身死,所以老者为了以防万一,准备一路打草惊蛇过去。

  老者身后跟着一对夫妻,他们挑着四筐篮子,里面放的是祭祖用的物品和一些饭食。

  有果子、糕点、饭菜、酒,也有红蜡烛、竹立香、化金、黄纸人等等。

  男的叫余大壮,人如其名,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一看便知其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

  女的叫赵春丽,身材中等,拥有一手好厨艺,她那黝黑的头发,被一根去掉刺的荆棘固定在脑后。

  此外还有三个小孩,约莫七八岁大。

  两个男孩长得虎头虎脑,高瘦一点的叫阿狗,矮一点的叫阿猫。

  女孩长相甜美十分可爱,肉嘟的小脸,苗条匀称的身材,已经颇具美人胚子,名字叫阿花。

  三人的名字虽然取得有些随意,但这些贱名蕴含着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

  希望孩子能够像猫、狗、野花一样顽强生长。

  此时三孩子顶着母亲为他们做的小斗笠和小蓑衣,拿着小棍子一路砍去。

  所到之处,挺拔的杂草尽数折断,可谓是寸草不高。

  一时间,远旷的天地,弥漫着孩子们莺铃的嬉笑声。

  “阿猫哥,阿狗哥,你们等等我!”

  阿花看着两哥哥突然抛弃自己,朝更远处飞奔而去,脸上充满了委屈,抽泣着往回跑,来到母亲怀里哭诉。

  “阿娘,哥哥们不和我玩,他们不要我了~”

  赵春丽看着哭着鼻子的阿花,温柔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恶狠狠说道。

  “哎,不哭不哭,等他们回来我打他们屁股,给你报仇怎么样。”

  阿花似乎想到哥哥们经常被打屁股的囧样,破涕为笑,开心的点点头。

  “嗯嗯”

  看着阿猫阿狗身影没入芦苇中,余大壮轻声说道:“这两孩子,野性子真不让人省心,都说了出来后别到处乱跑。”

  老人呵呵一笑,挥棍探了探旁边的草丛,回道:“那两孩子在家都憋坏了,好不容易出城一趟,就让他们好好玩一下。”

  看到父亲用力一挥长棍,身子没站住晃了晃,余大壮顿时吓了跳,“爹,您悠着点。”

  “放心吧,我身体还硬朗着呢。对了,啥时候让一个孩子上私塾?他们年纪可都不小了。”

  听到父亲这话,余大壮知道父亲又开始唠叨给孙子找出路了。

  余家曾经在一起商讨过。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将来考取功名,另一个孩子跟着他种地。

  而女儿则跟着妻子干杂活,等到了年纪就嫁人。

  毕竟清平县老李家,曾经就是这样富起来。

  三个男孩,老三考取功名,老大种地养家,老二本应该是去做学徒的,但那时发生叛乱,于是被拉去充军去了。

  三人也是不负众望,带着李家一飞冲天,老三在平阳府当官,给老二和老大谋了一条出路。

  据说老二还当上了将军,老大则取了一位美妻。

  李家这传奇的事迹可是传遍天下,清平县百姓也是一阵羡慕。

  现在李家可是平阳府鼎鼎有名的大家族了,酒肉吃都吃不完,长短工、侍女小厮更是无数,而他们还在苦哈哈的种地。

  “爹,我知道,可能不能先让他们种地啊,这些年收成可不太好。等收成好了再去读书,现在实在是没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哼,没钱?李家曾经不也一样没钱,他们怎么就能富起来?”老者停下脚步,看着自己憨头憨脑的儿子,很是生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