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借伞



江回求婚、秋缘答应的好消息,仅仅保密一晚,就在小圈子里传遍了,只是最近人不能到齐,所以聚餐的时间要往后推推。

   周一早上,陈夏准时到达镜花,旁听短暂的例会,了解《花中韵》的开发进度,然后在公司里转了一遍,安定员工们的人心。

   看到员工们信心十足、充满活力的样子,陈夏欣慰地点头,从提包里“变”出瓷杯,洗了洗,又“变”出茶叶,接了些热水。

   回到办公室,莉莉看向陈夏手中的杯子,翕动鼻翼,语调夸张,“哎呀,这个味道好熟悉啊,怎么像是我抽屉里的茶叶呢?”

   陈夏一点都不尴尬,“好鼻子,没有一点偏差,这杯就是用你的茶叶冲泡的。你觉得,用清新淡雅来形容这香味,是不是很贴切?”

   莉莉点头赞同,“我的茶叶是真好,你的脸皮也是真厚。夏夏啊,你变了,我记得才认识的时候,你不是这样的。”

   陈夏笑着坐进转椅,用力蹬地,旋转一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莉莉者自然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要感觉意外?”

   莉莉笑起来,“行吧,再说下去,就要声讨我残害你纯洁的心灵了。不和你斗嘴,这次去西都旅行,体验怎么样?”

   陈夏吹了吹杯中溢出的水汽,“空气干一点,口味重一点,社会保守一点,居民骄傲一点,于我而言,不如南都适合定居。”

   莉莉摇摇头,“悠久的历史,既可以是荣耀,也可以是负担,就看怎么对待。不过,你跑题了,我问的是旅行体验。”

   陈夏抿了一口茶水,“只算旅游的话,比南都更久的文化历史、更多的器物遗留,都是西都明显的优势,只可惜开发得还不够好。

   “我个人感觉,现在的西都就像守着祖辈宝库的懵懂孩童。一方面,想把好东西拿出来炫耀,又怕在炫耀的过程中弄坏。

   “另一方面,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却又不知道哪些宝物的价值高,只好一股脑堆出来,让我们这些更外行的游客做选择。”

   莉莉手中也多了一杯清茶,“想出成绩又怕担责,想做爆款又摸不清流行趋势,国内很多旅游目的地,都有类似的情况。

   “相比几十年前那种‘只要不做,就不会犯错’的官僚作风,现在已经进步很多了。不是谁都像南都的这些人,有这么大魄力的。”

   政治话题,陈夏不想深谈,立刻转向她更关心的方向,“《镜中人》的数据很好,公司账面上有多少流动资金?”

   转椅底下的万向轮自动旋转,把莉莉带到陈夏身旁,“扣除你给公司的无偿借款,应该有两千万出头。怎么了,有什么新计划?”

   陈夏想了几秒,“七七八八的税费、心动平台的抽成,也都在里面扣掉了吧?”

   莉莉点点头,等待下文。

   陈夏把茶杯放到旁边桌上,“莉莉,你对图书出版行业有没有了解?如果我成立一个子公司,能不能拿到许可出版的书号?”

   莉莉的转椅倒退着滑回去,“我以前看过相关的规定,记得是可以,但不知道最近政策有没有变化,等我查一下。”

   过了一会,转椅又把她带回来,“确认了,政策没有变化。新设立的子公司,只要符合要求,是可以拿到书号的。

   “对于出版机构和出版物,国家以前控制得很严,一方面几乎不引入新机构,一方面书号实行限量配额发放,且不许转让。

   “当时这样,是因为国际上各种思潮混乱碰撞,威胁国内的安定和谐。控制了出版物,可以有效防范内部隐患出现、滋生、扩大。

   “后来,外部无序的局面结束,国家就逐步放开管控。现在,只要实收资本超过一千万,且有验资证明,就可以直接申请书号。”

   陈夏还有疑问,“钱的事情好解决。审查方式和流程呢?有没有需要特别说明的约束?书号从申请到发放,一般要多久?”

   莉莉继续说明,“审查以出版机构的自查为主,以文化部的抽查为辅。出版物的内容主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违背公序良俗。

   “审查标准比较模糊,但很少发生强制下架、集中销毁的案例。如果明知不适合出版,却非要抱着侥幸心理,才可能有很大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