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玩乐2



前面还有更多精彩,朋友们不想把时间都消耗在投壶这一项上,体验过这种古代流传下来的游戏,拿到一些奖品,便可以了。

   沿着曲曲弯弯的道路,再走过几座小桥,路边出现了一处恢宏宽广的高楼院落,同路的部分行人,目标明确地涌了过去。

   这里每天都会有几场鼓乐表演,据说西都大学历史领域和音乐领域的教授们,花费了好几年时间,只为了还原当年的市井寻常。

   朋友们当然不会过门不入,陈夏先在门口停留一会,由方菲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带领着跟随他们的人潮,迈过高高的门槛。

   绕过高大的镂空雕花影壁,一个可以看到天空的中庭映入眼帘。中庭里有树有花,被四周几层廊檐下悬挂的灯笼照得纤毫毕现。

   中庭周围的回廊里,有很多观看表演用的木椅,现在几乎坐满了人。朋友们只好踩着厚重的木质台阶,伴着“咚咚”的脚步声上楼。

   台阶终于到头,四楼结实的栏杆后是依次抬高的几排座椅。这里的游客少了很多,朋友们坐到前排,耐心等待表演开始。

   很快,演奏者们就身着多彩繁复的古装,推着大大小小、叫不出具体名称的鼓,从影壁对面的空走廊里,进入中庭,摆好阵型。

   鼓槌挥动,鼓声响起,每种鼓的音色、节奏都不一样,却混合成欢快流淌的律动,与艺术家们热情的笑容一起,加速观众的心跳。

   没有其他乐器,只有彼此交融的鼓声,与平常听到的各类音乐都风格迥异,却又能动人心魄、充满魅力,也幸好没有彻底失传。

   表演时间不长,沉醉其中的观众们被戛然而止的寂静惊醒,看着自豪的表演者们,先是遗憾,然后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和掌声。

   陈夏从座位起身,惋惜这么好的鼓乐,却因为现代受众狭窄,太难推广,也就只有借助景区的氛围和收入,才能维持下去。

   田落摇头,指指周围的游客,说现代社会人心浮躁,认真表演、认真欣赏的人都太过少有,这样与景区互相成就,总好过砸了招牌。

   朋友们感慨几句,走下楼梯。

   游览的后半程,他们见到了景区里会在固定时间出现的“花车游行”——再现古代平民、商贾、官员、贵族等各阶层游玩夜市的情景。

   演员们的行进方向与景区推荐的游览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就看到人、马、车混在一起,从远处而来,吵吵闹闹地与游客相遇。

   那些人中,有携手谈笑的情侣,有扶着老人的少女,有挑着扁担的货郎,有挺着肚子的富商,有牵着骏马的官员,有坐着马车的女眷。

   情侣会在首饰摊前短暂停留,讨价还价;牵马的会很不耐烦地上马,驱赶挡路的人;车中的女子会掀开布帘,伸出白皙的手,指指画画。

   他们迎面而来,不避游客,而是穿插融合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是从真实的古代一下子穿越过来,把现代的人们冲散。

   游客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耳边也都是听不真切内容的方言,正在惊喜和猜测的时候,演员队伍就到了尽头,又逐渐远去。

   像一场迷离的幻梦,再是欣喜、不舍,也总有醒来的时刻,短短一会的擦肩,唯一留下的,可能就只有心中的怅然了。

   方菲看来很喜欢这样的体验,演员们走得远了,她还望向那个方向,直到陈夏在她眼前挥了挥手,才把她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不用询问,方菲自己就吐露了原因:她被演员们自然细心的表演激发了灵感,想要在将来的油画中,尝试人数众多的复杂题材。

   朋友们纷纷预祝她顺利完成,并约了画成后的第一批观赏。路边有纪念品售卖,朋友们又合资买了张“金榜”,希望能给她带来好运。

   过了两座石桥,河面忽然变宽,形成一片小湖,一幢精美的水榭建在湖边的水面上,水榭里有很多人影和隐约的丝竹声。

   朋友们上前观看,那是很多穿着漂亮古装的年轻女子,她们的衣裙颜色和风格相近,只是有些坐着弹奏乐器,有些站着随风起舞。

   乐声悠扬,一拨一吹,都是历史的回响;舞姿优美,一顿一折,都是千年的诗韵。围观的人们很安静,都在自觉维护这份美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