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三眼战神
李杨佩戴的头环在眉心位置留有一个枣核形的空洞,此刻正向外绽放出紫红色的奇光。
光芒顺着头环上的纹路游走,走一路,亮一路,直到最后注入线缆,汇聚到那台巨大的投影仪中。
等到绝大部分紫红奇光被头环汲走之后,李杨眉心那一块被强光遮掩住的东西也显露出来——
那是一只正常人绝不会有的竖眼!
这只眼睛,拥有看穿一切的力量。
李杨的本尊乃是港漫《大圣王》中的三眼神将,单说这个名头,听上去跟个二三流的小BOSS似的,其实不然。就不说三眼神将在《大圣王》一书中和主角的宿敌恩怨,只说这部《大圣王》的故事原型是《西游记》的话,那想必九成以上的人都能反应过来,三眼神将的角色原型是谁了。
正是清源妙道真君杨戬,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二郎神!!
杨戬之能,无需赘言。再经过漫画的夸张演绎,到《大圣王》一书中,三眼神将的身份已经被拔高到战斗之神,天兵神将的统帅,神力灵法高达九千万转,除帝释天外众神最强!!!
这样强大的神力,要融合起来当然极不容易。李杨自凝练本尊形像之后,六年苦修,才将将融合了万分之一的力量,不过倒是开发出不少实用的类法术能力。
比如他现在使用的“天眼神通”,号称上穷天府之城,下窥阴曹地府,搜尽三界全无死角。同一级数目标布下的区区擂台空间壁障,根本挡不住他的视线。
只是,自己偷窥下也就算了,要把看到的东西展现给大众。凭李杨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即使借助了某科学的投影仪支援,能够还原出来的影像清晰度也十分有限。
吸收了天眼神光的投影仪,将李杨看到的影像投射到天池的水面上。还没有完全恢复平静的湖水被这道经过强化的神光一照,蒸腾起氤氲水汽,在半空中凝聚出两道若有实质的白色人影,以及宛如海市蜃楼般虚幻且没有一丝色彩的场景。
不过,这已经能够让观众们了解到发生在擂台空间内的双雄之战的形势了。
擂台中,已经分隔开老远的高峻和王召,都停留在原地一动不动,宛如木雕泥凝塑。但是双方并没有停止交锋,天上地下那如同万花筒般变幻不变的风景就是明证。
他们正在争夺这个空间的擂主权限。
强攻、穿插、渗透、侵蚀……短短六十秒,高峻和王召的意念交锋上千次,原本呈犬牙交错的风景线渐渐拉平。在了解到对方在意志方面的力量也绝非可以轻易折服之后,两边很有默契地各退一步,以自己的落脚点为中心构筑阵地,只在中央留下一条阔如江海,风波险恶的界河。
浪奔浪流,涛生涛灭。代表着双方的意志仍然在界河中央不停地角力,只是不再像之前那样全力以赴,将大部分精力都收了回去,重整旗鼓准备发动第二轮攻击。
界河以西,王召的地盘上,漫山遍野尽是大军营帐,阵容鼎盛,一股雄奇肃杀的慑人军势腾空而起,化作重重铅云遮天蔽日,云层中,无数银蛇忽隐忽现,搅动阵阵霹雳之声,看上去气势磅礴。
反观河东,高峻的地盘却笼罩在一层似烟似雾的迷障中,任凭王召极尽目力,也看不穿其中有什么玄虚。
场内王召看不透,场外观众们就更加云山雾罩,只有担任监察的李杨的天眼中奇光闪闪,似乎是看出了一点什么,但却无力将之投影到现实中。
王召左看右看,见对岸始终没有动静,心中老大不耐烦,把雷刀一扬,军营寨门大开,八千楚兵战魂列阵而出,到河边登上龙舟。
等到最后一队战魂登上龙舟,王召把刀往下一挥,乌云中无数雷光落下,将身后那座已经空空荡荡的军营点燃成一片火海。与此同时,八千战魂身上也腾起了一团团碧焰,杀气干云,接引阴雷直下,填充魂体,显得更加凝实、凶锐。
这正是王召领悟的曼荼罗的战争技能之“破釜沉舟”的前奏,等到这八千战魂渡过界河,踏上敌方阵地后,该技能还有二段变化,可以将中途因敌方攻击损失的战魂完美复活。
“起桨!”
王召一声令下,八千战魂运桨如飞,推动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对岸。界河虽然宽阔的在现实中找不到任何参照物,终究不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而战魂们用来推动渡船的力量也不是正常人类可以比拟,至于河中的恶风暗流,在王召重新增强的意志压抑下,也纷纷迎刃而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