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圣旨到
满月楼有五层,第五层一般只有张满月、杨小蜜上去过。然而今天,这神奇的第五层却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原因只有一个,接待嬴政的继承人----扶苏。
满桌的菜肴,布满桌子。李木第一次知道高要竟然会知道这么多菜,而且每道菜的色香味俱全,真是难得。除此之外,也不知道高要找的谁来润色他的菜品。两只老母鸡熬成的鸡汤,鸡汤上漂着几根菠菜,叫做两只黄鹂鸣翠柳。
诸如此类非常多,对于扶苏来说,只觉得高要不仅饭做得好,而且很有文采。毕竟这个年代,哪来的这样的诗句?现在的诗多以《诗经》和《楚辞》为主,绝句是很少的,多是律诗。
“没想到满月楼真是藏龙卧虎,你们的主厨竟然也有如此文采。”扶苏尝了口菜,十分满意地说道。
“公子谬赞了。此番请公子前来,想来公子已经知道所谓何事。在下满饮此酒,以为公子致歉。”李木给自己倒上一大杯桃花酿,眉头微皱,当先喝下。
“先生不是不能喝酒吗?”扶苏赶紧制止李木的行为,可惜李木已经喝完。
“公子能来,在下不胜感激。如今在这国都之内,能动满月楼者不过一二。知道我和公子有交情,却还如此做事的也只有一位,公子想必已经知道此人是谁。”李木的脸已经红透,酒精上脑,说话也少了不少顾及。
扶苏沉吟,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天生异瞳的弟弟竟然成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儒家思想很影响他,为君者,以仁善攻城略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虽然诸子百家的显学他都学过,但仁善一直都是他的行为准则。
而这,也是嬴政对他若即若离的原因。嬴政能不知道七国遗民骤然一统,没有过渡的过程会容易发生反叛吗?他当然知道,他的曾祖父嬴驷当年收复河西时,曾割还一些城池给魏国。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魏国一段时间不再骚扰,让秦国可以消化新得的土地。
嬴政难道想不到逐步蚕食吗?统一天下,君临九州的诱惑面前,谁能保持理智?不论是嬴政还是秦国的所有朝臣,在这份名利面前只能一往无前。谁拒绝,谁就会被推下这辆战车。
因此,嬴政需要一个合格的继承者。这个继承者要能面对各种阴谋诡计,同时还需要施以仁政。他比较看好道家的无为而治,所以已经和道家天宗联系。何为无为而治?不管不顾?
当然不是,无为而治指的是不要瞎添乱。天下需要休养生息,就不要瞎折腾。天下需要战争转移矛盾,就不要畏战不前。简单来说,顺应潮流,不要逆流而行。
但匈奴却雄踞一方,嬴政明白这是祸根。如果他不去修建长城,那扶苏即位之后,一定疲于战争,这和他预想的休养生息并不符合。所以,嬴政大兴土木,修筑长城,让蒙恬驻守北方,不时削弱一下匈奴的力量。
等他身死,扶苏上位施以仁政,休养生息。天下百姓得以修养,一定会对扶苏很是拥戴。这本应该很是简单的一件事,可扶苏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根本看不懂嬴政的布局。
而且扶苏过于仁善,缺乏君王的临事果决。对此,嬴政很是不满,他一直在思考什么时候将扶苏送去北方前线历练一番,磨练一番性子。可扶苏心思敏感,如果贸然让他去,肯定会多想。
对此,扶苏根本不知道,他还对嬴政的若即若离感到担忧。因此,此时听到李木暗语胡亥,他满面忧愁道:“他有中车府令赵高护着,李斯也与赵高暧昧不清。”
“扶苏公子啊!你到现在还是公子,公子二字重若千斤,你怎可自怨自艾?只要你不犯错,那你永远都是公子。九州一统,内里矛盾不断。而公子你却仁善有余,狠辣不足,简单来说,优柔寡断。”
扶苏脸上无光,有些愤怒,也有些恍然。愤怒李木说的缺点他确实有,恍然于嬴政对他若即若离的原因。“先生有何教我?”
“自请与蒙恬共守北方。”李木又喝了一杯。
“那不是离开权力中心了吗?”扶苏当然能明白去军中历练,能改善他优柔寡断的性子,并且和帝**中大将蒙恬搞好关系,对于他之后肯定有大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