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西域战略-第2/3页
云南王段正兴谦虚道:“都是襄亲王前面铺垫做得好,臣只是收拾烂摊子而已!”
屈平还没来得及谦让一番,皇上便道:“无须自谦,二位都功劳不小,朕都不会亏待你们。”
“谢皇上!”段正兴应道。
兵部尚书分析了一波今年在对外军事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内部征兵、训练所取得的满意效果,随便夸了一波屈平的强制服兵役制度,只是可惜,近一个月还没收到吴玠在西域那边的消息。
皇上狐疑道:“按照之前三路作战计划,江伯严与岳飞部南收塔里木盆地,此刻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应该尽是我大宋疆域。南路大军,应该正逐击喀喇汗国余孽,只怕应该过了于阗。”
兵部尚书道:“喀喇汗国被西辽耶律大石打得只能蜗居于西辽与花剌子模腋下,肯定不是我军对手!”
“北路忽阑、忽突部,西出金山,应该到了伊列,屯兵夷播海岸等待毅国公吴玠。”李纲思考后说。
金山以西、天山以北,是一条狭长地带,古时候有车师、焉耆、龟兹、乌孙、大宛等国,张骞出使西域便是经此而过。
中路吴玠汪智全大军便是经此路向西,连啃硬骨头。过了乌孙,再无山地阻隔,便可策马驰骋,与北路大军于夷播海会师一处。
耶律大石已死,大宋天兵一到,西辽残部还不是望风而降!
只是收拾完了西辽,在往西才是花剌子模。
耶律大石当年杀得喀喇汗国闻风丧胆,一直退到花剌子模以南。花剌子模见西辽强势,便与喀喇汗国联手,以二对一,才侃侃抵住西辽大军。
耶律大石见再难寸进,便三方坐下来谈判,就此三国鼎立。
之后,耶律大石勒马回转,打起西夏的主意。
耶律大石也因此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慎被大宋包了饺子,身死魂消。西辽从此群龙无首,还没缓过神,便被宋军三路强攻,杀了个措手不及,接连失地,土崩瓦解。
神州大地能屹立亚洲东方数千年而不灭,除了自身文化之外,也占了很大的地利优势。西方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
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金山),西方势力想要进入中原大地,犹如过一线天,难如登天。
强如十字军东征,也望而却步,没有机会与中华帝国碰撞。
外面的人难进来,里面的人却好出去。成吉思汗怒而西征,一直杀到欧洲,便是事实。
言归正传,李纲分析了一番形势之后,皇上说道:“耶律大石已死,西辽不过徒有虚名!我大宋天兵一到,西辽残部势必闻风而降,脆如土鸡瓦狗!诸位爱卿说说,我军顺利拿下西辽后,是继续西进,一举征服喀喇汗国与花剌子模,还是鸣金收兵、凯旋回朝?”
刘光世道:“若后继充足,臣认为可一往无前!”
兵部尚书吕好问想了想,说:“南路大军征服完塔里木盆地诸部,前面将遭遇天山阻隔。臣认为,可命江伯严率部回返。”
“臣附议!”屈平道,“人力有时尽,鞭长易莫及。一味的武力征讨,无非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增加百姓负担。犹如猛火烧山,而新木来不及长,后继无力,根基溃败,迟早要大树倾塌!”
刘光世愣了一下,见屈平这样说,他也不再反驳。大宋有如今武力,全靠你屈平有大智慧大创造,若不是大炮手雷,大宋怎么会有如今强盛!可是,如今你却自己适可而止了,真叫我老刘想不通。
皇上道:“爱卿言之有理,那便传旨与江伯严,适可而反!那收拾了西辽残境之后呢?”
皇上这句话是问屈平的。
屈平早就有腹稿,伟大如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不到百年天下便四分五裂,这可是前车之鉴呐!
屈平道:“武力,特别是没有智慧的蛮力,最多只能打败敌人,却不能使对手诚心臣服!武力震当下,文明传千秋。犹如绵绵江水,方可长流不竭。洪水猛兽,不过逞一时英雄,须臾便逝!”
“所以,爱卿的意思,是到了花剌子模边境就收兵?”皇上明白了屈平意思,问道。
李纲及众大臣听闻屈平一席话,深以为意。
大宋这几年已经或威服或强征了几倍于己的疆域,一下子吃得过饱,会消化不良!
哪知屈平却又说:“非也!”
李纲好奇问:“何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