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怀疑屈平-第2/3页
秦桧止住哭声,鼓起勇气道:“皇上,在此案中,臣还顺藤摸出了一些其他线索!”
在赵桓被害一案中,竟然还能有其他线索?
“爱卿如实说来!”赵构竖起耳朵道。
秦桧说:“秦汉从临潢前往襄王军营时,金国曾经打算用先帝为筹码,要跟襄王议和。不知皇上知道此事没有?”
赵构说:“开始不知道,后来抑之亲口跟朕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朕曾特许他有代朕权宜行事之权。”
“不是臣疑心襄王对皇上、对朝廷的衷心,既然皇上特许襄王代圣行事之权,臣自然不该多想。”秦桧赶紧解释,看来屈平和皇上关系不是一般硬,“臣疑心的是接下去的事。秦汉从襄王军营回来,就主动请命为前锋,南下去刺探军情。他一届文官,为什么要冒险自荐为前锋?”
赵构听秦桧说得悬疑,想听听他接下去到底表达什么意思。
“然后,接着巧之又巧的让他遇上先帝,才有了后来悲惨的一幕!”秦桧一环扣一环地说。
赵构听出了秦桧的意思,道:“你的意思,秦汉是受命于人?”
秦桧赶紧否认:“臣只是阐述经过,皇上您英明,自然能够推理出其中的疑问。”
赵构被秦桧这么一说,还真觉得有些不简单,问:“秦汉有没有透露别的?”
秦桧心中一喜,皇上总算问到重点了。
秦桧说:“奇怪就奇怪在这里,秦汉自知东窗事发,立即拔刀自刎。想必是打算用自己的死,将秘密一起带走!”
赵构心中发凉,不管怎么样,赵桓都是自己兄长,是先帝,只有自己才有权利决定他的未来!如果秦汉背后有人,又会是谁怂恿或者指示他做的这件事?
赵构面色阴沉,问:“依爱卿推想,会是谁?”
“臣不敢多嘴。”秦桧假意吊起皇上的胃口道。
“说!”赵构喝道。
秦桧只好为难道:“这些都是臣的臆测,算不得准。臣推测,蒙国公,或者……襄王!”
“理由?”赵构紧紧地盯着秦桧,要是秦桧有一丝谗害忠良之心,自己也不会饶
了他。
“蒙国公忽图剌当时是秦汉的直接上司,但是他作为一个外族人,有没有明确作案动机,还需要考量。另一个……是襄王,或者说是襄王方面。因为秦汉是从襄王营中回来之后,才犯下的滔天罪孽。”
秦桧说完,自己倒冒了一身冷汗。
赵构在房中慢慢踱步,口中一字一字念道:“襄王……屈平……”
秦桧说:“皇上,襄王眼下远在天边,只有等他回来,再向他求证。但是,当时襄王军中还有另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就是穆国公岳飞!他现在在和毅国公收取西辽,皇上如果想探求真相,不妨先召穆国公回京,或许可以……”
赵构在想:“为了一个死去的先帝,去解剖自己的臂膀,到底值不值?但是,如果猜测变成了真相,难保他们有不臣之心!”
现在帝国正是茁壮成长的时候,为了防微杜渐,赵构只好道:“传旨,令岳飞火速回京见朕!”
“是!”秦桧心中一喜,只有打到强大的人,才能显得自己更强大。
秦桧觉得自己没有一丝要害人的心思,他现在只想通过一个一个战绩,让皇上更加重视自己,让自己取得傲人的政治资本。
他在金国受尽了折磨与屈辱,他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享受亿万人的瞩目!
当一个人在黑暗中待久了,甚至会想把自己变成火光。
秦桧忍不住摸了摸左边脸颊的伤疤,想起被屈平差点杀掉的那个晚上,面色微冷。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先帝被自己人焚杀,这绝对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赵构让秦桧对此事绝对保密,不可声张。
“但是真相不可能永远藏在阴暗里,迟早有见光的时候。”秦桧说完,看着赵构不容置疑的眼神,又道:“臣明白。”
传旨岳飞火速回京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李纲知道消息,第一时间赶去宫中面见皇上。
赵构见李纲来得又早又巧,就知道他所为何事。
李纲心急火燎,来不及向皇上见礼,先问道:“皇上,究竟是何等要事,要在这个关头传命岳将军火速回京?三路大军在西辽势如破竹,现在召回岳将军,岂不是自缚手脚?”
赵构淡定地道:“先帝被焚杀一案,牵扯到一系列问题,朕不可不防,因此,必须召岳将军回京。朕要弄个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