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南事了-第2/3页
屈平道:“枉顾政民,妄动杀戮,你才是离经叛道!妄自尊大,枉费祖宗基业,你才是忘祖背宗!段氏若再交与你手,必断根基!从今日起,段正兴继云南王王位,回京我会奏与圣上,再正式册封。段王爷,念你以往功绩,功过相抵,往后你就安心到寺庙修行吧,也好为冤死你手上的降兵诵经超度。”
大势已去,一切已难挽回,大理是不可能有实力跟朝廷掰手腕的。
段正严瘫软在座,喃喃道:“缘起缘灭,因果注定。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因我而起……”
是啊,若不是加入宋廷,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结局。
段正兴对他的叔伯兄弟道:“往后大家同心协力为朝廷为我们段氏鞠躬尽瘁,今日之事,就当没发生过!”
众人齐声道:“愿为朝廷、为段氏鞠躬尽瘁!”
段正兴接着宣布:“鄯阐府为云南重地,地理位置险要,今后这里就是云南的军政中心。”像屈平说的,大理是段正严的老巢,这里才是段正兴发家之所。
一顿接风宴成了权利交接的局面,喜的喜,悲的悲,忧的忧。
在鄯阐稍作修整三日后,屈平和吴拱就要启程了。
阿月也已经从后面赶了过来,此刻也骑着马,混在屈平的队列里。
段正兴将大家送到城外,感谢道:“国公大人,谢谢你。”
屈平道:“段王爷言重了,我也是为大计着想。”
“交趾贼心难防,国公有何良策?”段正兴请教说。
屈平对此早有预想,说道:“我有一计,可保交趾不敢对北妄动。只须在元江交趾上游修建大坝,储备上游河水。交趾在下游一来要求你给予水源,二来也会惧怕你从上游放水冲击。如此,便可一举两得!”
段正兴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赞道:“多谢国公妙计,我会马上实施这项工程。”
屈平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件事做得好了,那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做不好,太急功近利了,那就是祸国殃民了。”
“小王把握得轻重的,国公放心,也请转告圣上
,小王会管理好云南,不给朝廷拖后腿,不给朝廷抹黑。”
“如此,甚好!告辞了!”
大家就此别过。
到了成都府路,屈平与吴拱就此别过,带着阿月和交趾的李阳焕等人回京而去。
应天城外,迎接永国公回京的队伍已经排了十多里,老百姓一听说消息便自发的大清早抢占有利位置夹道欢迎。
这回永国公不但顺利接受了云南,还顺便成功拿下交趾这个祸患,一举两得。百姓们感同身受,哪有不兴高采烈之理。
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朝廷不得不调动大批官兵维护治安。
官兵有许多是从京畿路军调过来的,他们都是屈平的部下。这次屈平光荣回朝,他们也自觉面上无比荣耀。
靠近城门的位置,那是官家及皇上的位置,老百姓自觉的让得远远的,免得阻挡了皇上的视线。
当然了,皇上是不可能老早就等在城门外的。
但是其他官员比如鲁忌李纲青玄子等人早就来了,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等待。
稍后一些位置安全视线又好的地方,坐着的是萧露和她的女儿屈一涵,紧靠着屈一涵的是赵萍儿,屈一涵一左一右的抓着身边两位美女的手,摇晃个不停。
时间过得飞快,屈平一回京,女儿都能小跑了。
百姓们等的无聊,便开始了扯淡。
“永国公真是威武,不但收服了云南,还打掉了前大理丞相这伙乱臣贼子,保了云南太平。”
“那有什么,永国公千里飞渡疾袭升龙,灭掉交趾,那才叫解气!大大宏扬了我大宋国威,看谁还敢打我们的主意!”
“是啊是啊!可惜无缘眼见……”
“我有内幕,我告诉你们!话说永国公被仙人托梦……”
众人津津有味得听着那人瞎掰,突然远处有人喊道:“来了来了!永国公他们来了!”
大家齐刷刷地望向远处,并自觉的往身后挤,留出更宽的道路来,好让荣归的屈平众人有更宽阔的视野。
屈平骑着马,对眼前的景象吃惊不已,不知道皇上会不会觉得自己功高震主,这可是古往今来之大忌。
屈平不断向大家挥手致意,真想喊一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阿月跟在屈平后面,一副很享受的感觉,仿佛百姓们是在向自己呐喊助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