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151章-第3/7页





        “安大学士,您是太子殿下的太傅,深得太子殿下信任,殿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劳烦安大学士透透口风,出出主意。”

        “太子妃久不回京,太子殿下一直拒绝即位,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

        “终归得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消了这个气才是。安大学士,您认为呢?”

        嵇崇看着茶台对面正在慢条斯理煮茶的大学士安世凤,静静地等待安大学士给他点提示。

        一盏茶之后,嵇崇从安大学士口中得到了这么一句话,

        “木有本,水有源。”

        本?源?

        嵇崇脑中不断萦绕着安大学士的话,出大学士府,去了御史台。

        何为本,何为源?

        嵇崇脑中灵光一现。

        太子是因太子妃被弹劾之事而不豫,想要太子消气登基,他们的奏疏里夸什么太子,应当夸太子妃才对!

        ------

        在之后的几日里,自御史台起,朝臣们陆续上书,而众臣僚的口径出奇的一致:

        “对此次西戎,朔北、南疆以及守卫上京的将士们应论功行赏,其中,太子妃当居首功。”

        “太子妃兵不血刃拿下西戎;控制西戎让突厥孤立无援,太子妃还带人深入突厥腹地奇袭突厥汗王,致突厥可汗重伤;太子妃拿下益州王府,结束了益州妄图分裂割据于大夏之外的乱局,太子妃对大夏之功劳数不胜数……”

        众臣的奏疏里无不对太子妃秦烟极尽溢美之词地歌功颂德。

        此等奏疏在太子的书案上垒了高高的几摞之后,太子对朝臣们的提议点头应允,而后命兵部和礼部拟定赏赐的名单和内容。

        礼部将拟定赏赐的奏折递交太子府,而折子被送回时,上面添了太子封湛的一条批复:

        “将西戎和益州赐为太子妃秦烟的封地。”

        此消息一出,满朝皆惊!

        整个西戎和益州作为太子妃的封地?

        虽说这两个地方被拿下,太子妃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是否有些过了……

        很快,内阁和翰林院拿出了一套说辞,让这些对给太子妃定封地似有异议的臣僚们闭了嘴。

        “大夏开国之初,高祖也曾给共患难过的皇后定下封地豫州,只因多年后皇后逝世,豫州才被收回而已。”

        朝中的反对声音逐渐消失。

        但谁人不知,搬出高祖,不过是太子殿下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给太子妃这极大的体面,而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高祖同其元后是公认的伉俪情深,看来,太子殿下同太子妃也不遑多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