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41章-第2/3页





        更何况,还有太子殿下。

        今日出言站在太子妃对立面的官员,有的是因为南疆突然发兵,以及别国对大夏的谴责而慌了神,妄图追责太子妃以挡灾。

        但王静宜毫不怀疑,若待太子封湛回京,这些人今日的举动,定会被太子清算。

        ------

        朝中的武将多数都被派了出去,今日大殿上的武官本就不多,他们又没有舌灿莲花的本事,只能扯着嗓门儿同弹劾太子妃的官员们争地面红耳赤。

        文官里也有认同太子妃做法的,也参与了论战,一时间整个大殿人声嘈杂,争论不休。

        而当兵部尚书贺严明开口时,众位官员都瞬间止了声,毕竟这事,兵部最有发言权。

        贺严明向御座上作了一揖,而后道:

        “十几年前,突厥来势汹汹,突犯我大夏北境,打了朔北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原本准备驰援朔北的平西大军却被西戎边军拖住,大夏北地连失十几个军镇,朔北军被迫退回同关。”

        “有同僚说西戎于大夏无用,但你们何不想想,若西戎并入大夏,平西军自可不困于萧关,也不必如现在这般只能假借固城才能将防线外扩百里。”

        “若平西军没有了西戎的牵制,那么,朔北大军和平西军可两方驰援,突厥铁骑又有何惧。”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太子殿下在离京前,给了平西军主帅自行调动兵力的权限,这个事情兵部上下皆可以为证。若要因驻军西戎一事对镇国公追责,大可不必。”

        “而据兵部得到的消息,此次西戎政变,前西戎王幼子登基上位,这位新晋西戎王主动宣称并入大夏,又如何能算作太子妃攻占西戎?”

        “在此多事之秋,身为大夏人本应共对外敌,又怎能窝里斗,长他人志气?”

        贺严明这番义正辞严,有理有据的鬼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什么主动放弃国体,并入大夏?

        那个新晋西戎王是傻子才会未战先降吧。

        太子妃秦烟定是武力胁迫了西戎王室,不然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在西戎发动一场宫变,强迫西戎并入大夏,内中凶险,贺严明却是想想都心惊肉跳。

        太子妃秦烟,当真奇女子也。

        ------

        贺严明话毕,殿内静默了片刻,而后陆续有人压着声讨论,倒是没了之前那般剑拔弩张。

        兵部有个官员开口道:

        “如今最麻烦的是南境局势,平南伯的兵力分了一部分去益州塘关镇守,恐怕应对南疆的六十万大军甚是吃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