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第2/3页
    
        若刺杀成功,能得利的幕后之人,也就那么几个。
        但若是那几人,又怎是谢长渊一个禁军统领的势力范围真正能防范得了的。
        且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惠帝能信任的人不多,并不会真正重罚谢长渊。
        ------
        惠帝看向太子封湛道:
        “长渊此次的确防范不力,但念在救驾有功,功过相抵。罚俸一年,小惩大诫。太子以为如何?”
        谢长渊本就是惠帝的人,该怎么罚,是惠帝的事,太子本不好插手。
        但封湛管理自己军中,一向是严军纪,赏罚分明。
        出了如此大的纰漏,怎能就这么轻巧地揭过去?
        封湛看向仍跪在地上的谢长渊,语气寒凉:
        “谢统领,应该长长记性。回北衙大营,领二十军棍。”
        如今是太子监国,太子本也有权限处理失职的谢长渊,惠帝虽有意偏袒自己看重的侄子,但也不好驳了太子的决定,也罢。
        “臣领罚。谢陛下,谢太子殿下。”谢长渊跪恩。
        以头叩地的谢长渊心中暗忖,太子这恐怕是为了昨日自己在西郊围场拦下秦烟的事公报私仇。呵,但太子权势滔天,自己也只得受着,毕竟此次的确是自己出了差错。
        ------
        太子封湛接着道:
        “全城戒严,即日起实施宵禁,严查半年内入京的外来人员。宫中新旧人员重新筛查,但凡有任何疑点,严审。”
        但真正操作起来,极难,所需时间也不会短。
        人员的渗透,哪儿能这么容易查出来。不然世间不会有那么多疑案、冤案了。
        谢长渊直起身,双手抱拳道:
        “陛下的生辰,万寿节庆,人员繁杂,不易防范,臣担心,有人会寻机作乱。臣以为,万寿节庆是否要从简,或是取消为好?”
        惠帝突然大笑出声:
        “不论是谁想要朕的命,他得要有那个本事拿。”
        “朕的万寿佳节,不但不会取消,朕还要大宴宾客,正好西郊围猎的庆功宴也因遇刺搁置,那就在万寿节一同犒赏功臣,论功行赏。”
        “太子认为如何?”惠帝问向太子封湛。
        封湛和惠帝心中都有个怀疑名单,封湛明白,惠帝是意思是,任由名单上的人躲在暗地里搞动作,不若都拉出来放在明眼里瞧瞧。
        在这点上,封湛也同样是这个想法。
        封湛沉声道:
        “以太子府的名义,邀幽州王、益州王、关内侯,平南伯、携家眷入京庆贺陛下万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