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这一年、1、老人(一)



        1、老人(一)

        不论是早早地躺下还是不得不躺下,都是久久无法入睡。每天夜里的3点钟必醒,醒后想继续睡,却总是似睡非睡,完全清醒的时间肯定是早上6点钟。

        多年以前,女儿上高中,6点钟被闹钟唤醒,我起床准备早餐,女儿走后,我躺倒再睡,妻子说我的睡相得甜。女儿3年高中,我养成6点钟必醒的习惯。女儿大学4年、研究生3年,现在外孙子5岁了,6点钟醒后无法再睡,且醒来的时间渐渐提前。

        听人劝,去跑步,初次跑三两公里,逐渐增加。开始还好,身疲易眠。两个月以后,想酣睡不得不增加跑步的里程,接近十公里,右膝盖突然尖疼,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休养一个星期再跑,只要接近十公里,这种尖痛还是毫无规律地袭来,不治自愈,反复几次以后,跑步的里程不得不徘徊在七公里左右。我的长跑,于爬楼梯有益,于睡眠无补。

        一日早醒,意识到自己老了。

        夜里黑暗之中,闭着双眼心中多想,且近且烦之事,令我入睡更难。不请自来的还有儿时的记忆,似乎催眠,渐渐地滋生出老人的一种嗜好——追忆往事。

        家中的旧物,留着,只是弃之不舍而矣,废物甚多。

        2、三家子

        我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朝阳县松岭门公社三家子大队。

        三家子大队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中间是最大的三家子村,大队的名字就来源这个村子。向西隔着西梁和一条河的村子,紧邻西山的山根儿,太阳落山,东边的山梁还有阳光,村子已经笼罩在山影中,村名叫黑影儿,黑影儿是第一生产队,王姓是大家族。向东隔着东梁的村子是一条大沟,房屋夹沟而建,杨姓是大家族,村名叫杨家沟,杨家沟是第五生产队。

        三家子村的民房沿着西梁和北而建,成一个大拐角。村民习惯称作南头、北头、东头。南头是第二生产队,惯称南队;北头是第三生产队,惯称腰队;东头是第四生产队,惯称东队。

        大队的大院位于北头和东头之间。

        三家子的村名源自三大姓氏,南头的高、北头的宝、东头的杨。我家就在村子东头,虽然姓杨但是同东头杨不是本家,同杨家沟的杨也不是一个家族。

        南头至北头有一条土路,北头至东头有一条土路,东西向的土路最长最宽,这条路是南队和腰队的分界。这条大路越过西梁后分叉,向西过河走二里路是黑影儿,向北五走里路是平房子大队。大路向东越过东梁接入锦朝公路,距离三家子村二里路有一个车站——松岭门站,从车站向南三里路就是松岭门大队,这是一个大村子,松岭门公社的大院就在村子西头,公社大院的北面是松岭门村小学和松岭门公社初中,村子中央是一个集市。

        3、我的姥姥家

        走黑影儿的北面,过下甸子村,穿过徐家店大队,翻过一道大山梁就是陈家油坊村,村子中央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大沟。姥姥家在西山根,孤一户,院子狭长,后院比前院大,四间房子是石头墙、泥土屋顶,矮矮的石头院墙,荆条编成的院子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