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一更君 麒麟儿
俞星臣心中惊疑, 想着该去找蔺汀兰一问究竟。
此时,端王忽然道“你这一去啊,京城里不知多少人牵挂着, 尤其是府里”
俞星臣忙定了神。
端王长叹了声,望着他道“这次回来,以后可千万不要再以身犯险了。”端王伸手, 轻轻地在俞星臣的臂上拍了拍, 又向着他身侧一示意。
俞星臣顺着端王的目光看去,才发现是俞鼐等在哪里, 俞尚书的眼睛只管望着他, 一时竟忘了王爷也在。
端王微笑道“本王虽然有许多话想跟你说, 不多你才回来,到底要先给家里一个交代, 去吧。”
俞星臣拱手行礼,退后两步,向着朝臣值房的方向而去。
之前他离京才只是八月,如今却已经是阳春三月,这一去大半年, 却更像是过了大半生。
俞鼐的两鬓都越发苍白了, 凝视着俞星臣, 一向谨慎内敛如俞尚书, 也不由老泪纵横。
看着俞星臣憔悴的脸容,俞鼐紧紧地将他抱住, 口中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总算回来了, 你啊你”俨然失语。
虽然在京内,但俞鼐的消息非常灵通。
北境的异变种种,自然都会有人通风报信。
比如先前俞星臣身陷祖王城, 俞鼐闻听后如五雷轰顶,但这消息京城之中自然尚且不知,故而俞鼐对于府内众人也严防死守,并未透露分毫。
他做事向来严谨而规矩,但在那种情形下,也不由乱了阵脚,惶惑之中,竟想让在舜州的俞西骁亲自去往定北城一探究竟。
舜州地在西北,距离定北城自然要近些,但当时舜州正闹旱灾,百姓们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俞西骁身为舜州通判,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何况地方官员不经朝廷调令,自然不得随意擅离职守,这是大忌。
就算俞西骁有这个打算,理智却告诉他不能妄动,毕竟当时俞星臣那边儿不知究竟,最坏的便是俞星臣殒在祖王城,但定北城薛督军等一定会竭尽全力相救,纵然他前去,也帮不上什么。
何况,俞家在京城树大招风,不知多少眼睛盯着,他私下前往之事,一定瞒不住,若给皇帝知道,必定会牵连家族。
所以俞西骁写了信给俞鼐,阐明其中利害,又对俞鼐道“侄深知伯父疼惜小辈之意,但星臣为人机变,性情坚韧,并非坐以待毙之辈,此番多半是龙游浅滩虎落平阳,只要有一线机会,终究会乘风而起,顺利归来。而伯父乃一家之主,又且旧疾方愈,请万万以身体为要,小辈们不能在身边侍奉伯父,反叫长者为子侄忧怀难解,此亦是星臣之罪过,也非侄儿等所愿。”
其实俞鼐在派人送信后就已经后悔,没想到俞西骁这样通彻明白,总算并未铸成大错。
而就在俞西骁的信送回来不久,便听闻了祖王城覆灭,俞星臣率众而回的喜讯,这竟跟俞西骁信上所写不谋而合,倒是让俞鼐喜极而泣。
此番京内见到俞星臣,真真是经历过生死离别。俞鼐放开俞星臣,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
这会儿几位朝臣也惊动了,纷纷出来,行礼寒暄,称颂不已。
有人道“俞侍郎虽不似昔日江东周郎般通晓武艺,但筹划运筹,所作所为,亦堪称天下无双。”
俞鼐听着众人赞誉之词,含泪笑道“我俞家百年翰墨诗书,不料却竟也有这般铁骨勇毅不输名将的麒麟儿。”
而俞家这里,满府的人几乎都涌出了大门口,已经等了大半天。
俞鼐之妻赵夫人,徐夫人,俞太息,俞东君,两位少奶奶,甚至是长房俞鼐已经出嫁的两个女儿跟女婿也特意回来了,都在半是紧张地翘首以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