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一箭双雕



        户部尚书李文厚的长子李晨晞求见!

        刘酌和黄三烈对视了一眼,彼此眼里都颇有一些惊诧。

        刘酌抬头望了望夜空,此时夜已深,这位李公子这时候来……他恐怕也是刚到崇庆府!

        如此迫切还能为了什么?

        肯定和李辰安有关了。

        刘酌和李文厚倒是认识,但彼此之间的交情谈不上多深,毕竟李文厚是京官,还高居户部尚书之职。

        他刘酌此前不过是广陵城的一知府罢了。

        但无论如何,这位尚书府的公子是必须要见的。

        “你要不要避一避?”

        黄三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起身,去了旁边的一处书房。

        蔡雨堂将李晨晞带到了后院的这处凉亭中,李晨晞躬身一礼,“伯父好!”

        刘酌起身,一脸笑意的虚扶了一下:

        “贤侄好……贤侄请坐!”

        “谢伯父!”

        李晨晞坐下,并没有多说什么客套的话,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刘酌:

        “家父让小侄送一封信给伯父。”

        刘酌接过,并没有立即拆开,而是问道:“我已有多年未曾与李大人谋面,李大人在京都可还好?”

        “回伯父,家父依旧忙碌,比以前更忙,所以每日下朝回家的时间都很晚……”

        他伸手接过刘酌递过来的茶盏,又道:“对于国事,家父向来并无什么怨言,就算是偶尔说起,也是对堂兄……也就是摄政王的某些国策偶有牢骚。”

        “不过,小侄也能看出家父还是有些忧虑。”

        “此前以为是摄政王的那些国策太过激进了一些这令家父有些担忧其后果,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

        刘酌抬眼,看向了李晨晞,“那你以为是怎样?”

        “家父似乎很担心堂兄此行蜀州之安全!”

        “为此,甚至夜不能寐!”

        刘酌心里一沉,果然是这样。

        他没吭声,又听李晨晞说道:“其实去岁堂兄入京都之后,来过李府一次。”

        “那时候他还不是摄政王,与家父相谈并不欢。”

        “家父说过一句话,他说……你不应该来蜀州!”

        “而后,家父甚至和大伯谋划过将堂兄绑了送走,但未能成功,堂兄依旧留在了京都,就这么成了摄政王。”

        “我本以为这样家父便能安心,却不料家父更加忧虑……家父让小侄马不停蹄赶来见伯父一面,我想,这大致和堂兄即将抵达蜀州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