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有备无患-第2/3页



  而仅靠从郡城运来的三千余石粮,并白泽一战缴获的马肉,至多也就能顶过两月……”

  耿成愁的也是这个。

  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粮。而人一旦饿疯,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出来的……

  确实可以贩盐,也就是买来粗盐制成精盐,再高价卖出去。

  “日进数万钱”也并非完全忽悠,但那是指铺开销路,打响名气之后。

  耿成起先也确实是这样计划的:如果招一千流民,现有的粮食至少能撑半年,这半年的时间完全够他操作。

  可惜计划不如变化,流民突然暴增到了三千多口,半年的时间也被压缩到了两个月。

  两个月的时间够干什么?

  哪怕是他向耿援求助,派人去河东或是关中拉钱,也就将将能走个来回……

  唯今之计,往塞外贩盐已然是来不及了,只能就地变现。如此一来,利润肯定要压缩,估计打个对折都不一定够,所以必须增加销量。

  而产量一增加,相应的产能就有可能跟不上。

  因为制盐的流程太简单,看一眼就会,也就只能用亲信扈从。

  反正诸如此类,限制很多,耿成不敢将宝全押在卖盐上,必须得再想出一两条赚钱办法。

  来钱慢的都不行……

  郭景想了想,低声说道:“如今,只能向使君求助!”

  耿成却摇了摇头:“闹出了这么大的风波,肯定是要如实禀报的,但求助就算了。因为郡府也无余粮,使君难道还能凭空变出来?”

  至于私人借钱……那绝不可能,与其求郭缊,还不如求耿援,耿援不比郭缊有钱?

  但事情不是这样干的:拿私财养兵,耿氏是几个意思,莫非想造反不成?

  “活人岂能让尿憋死?倒也不用太过发愁,诸位可以集思广议,看再能不能想些赚钱的方法……”

  怎可能不愁?

  赚钱的路数就那么多,但凡能想到的,早就有人干了。但没有哪一样能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个个都是愁眉苦脸,堂中愁云惨淡,静谧无声,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

  耿成盯着灯台怔怔出神,突然有油珠炸开,他才回过了神。

  “山到山前必有路,管不了那么多了,知会田章和高顺,让流民明日在山下集结,先开山!”

  郭景一脸不解:“开什么山?”

  “就塞城南北,张汛与许良准备安置流民的那两座山头。先将树伐尽,再将山顶修平,我有大用……”

  耿成大袖一挥,“若再无事,就散了吧!”

  众人齐身做揖,陆续离开。

  见耿成与郭景出了衙堂,耿义快步跑过来,低声说道:“二郎,彭主事回来了!”

  “哈哈……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快请……”

  一众将官并未走远,听到耿成爽朗的笑声,无一不是又惊又疑。

  都到这步田地了,塞尉竟还能笑的出来?

  ……

  耿成将酒盏斟满,往前轻轻一推,彭方慌忙接住:“谢过塞尉……”

  “彭主事出塞可还顺利?”

  “谢塞尉挂念,一切尚好!”

  “上次郭景回郡城,使君特意提及:贵府于白泽一战烧死的战马,折损的财货皆有补偿,但要等些时日。不过你放心,若是郡府不补,耿某也必然会补给你的……”

  “赛尉言重……若非塞尉仗义相救,我彭氏五十余口皆已横死于白泽,如此大恩已无以为报,焉敢令塞尉破费?

  也不瞒塞尉,大兄得知此事后,专程派人予我传讯:战死之驮马,折损之财货无需再提,而塞尉之救命却绝不能忘。也因大兄一时脱不开身,不然已来亲自拜谢塞尉……”

  “敢问令兄是?”

  “家兄彭志!”

  耿成若有所思:“怪不得……”

  之前他以为这彭方可能是类似耿坚这样的彭氏庶支,或是家臣,却不想是直系子弟。

  彭志的名讳他倒也听郭景提起过,郭缊任平定县令(并州西河郡治县)时,彭志曾任县吏,后只升到县丞便辞官不做。

  又称彭氏家资颇丰,堪称太原望族,彭志也为人豪爽,且与使君多有来住。

  五六十匹驮马,少些算也有五六十万钱,且还是官府补的钱,彭志说不要就不要,确实不愧“豪爽”二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