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销售套路与细节说辞



  美女客户问:“手续费多少?”

  张良道:“银行一笔收八十。之前的两次也有手续费,只不过开发商替你交了,但是有的人能用十几张卡,后来开发商统一只认两笔。”

  瞧这用词,专业的提醒:收你手续费的是银行。

  美女客户想了想,说道:“刷吧。”

  这里还有笔帐,也是销售技巧:收了定金才稳!口头承诺永远没有真金白银实在。

  如果后面客户刚好多刷了一次卡,建议置业顾问自己认了这八十块钱。

  佣金两千多呢!

  当然了,后来行业提成比例越来越低,甚至拖欠不发,那就另当别论了。

  整完了这一单,接受了一些恭喜。

  张良刚准备休息,销售秘书提醒道:“轮排马上该你了。”

  这运气!补的刚接完,又该正常轮排接了。

  因为:如果接补位客户期间轮排过了,按制度是不再补的。

  张良看了眼冯琴,冯琴对他一笑。

  没眼色的小妮子!

  这次是销售秘书抢先说:“你要休息不?别走远,来客户了我叫你。”

  冯琴这次接话了:“师傅你去吧,来客户了我过去叫你。”

  秘书得站在前台,冯琴跑过去叫他更合适。

  张良点头道:“谢谢两位了。”

  休息了五分钟,张良就回来了,自己等客户。

  半个多小时后,又一个客户来了。

  这回是一个普遍喜欢的客户类型,四十多岁,男,像个做生意的老板,有气势。

  有的同行会把这种客户称作老板客户。

  说是普遍,其实也有特例,就拿这个项目来说,擅长接小三儿客户这位,就接不了老板客户。

  因为这种客户相对理性,有知识、有阅历、有城府,还有最后一条,这个很讨厌:你说了半天,他面无表情,最多轻轻点一下头。

  比起倾诉欲极强的小三儿客户,风格差确实挺大。

  张良的心理素质很好,微笑着正常接待。

  很快到了谈判区,坐着聊,老板客户才开口询问。

  几个问题之后,客户又说政策:“我觉得房子会降价,最近又有文件,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还真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人家这话才是主流,尤其是买不起房的人,认同这话。

  说起来,这年头借钱买房还是非主流呢,甚至还会被鄙视。

  等他说完,张良笑道:“方便说一下您的工作吗?感觉您经常和朝廷打交道?有些话您真的信吗?”

  客户明显愣了一下,没想到小年轻这么强势,没被镇住,还反问。

  这也属于销售心理学,有的公司专门培训过怎么谈这类客户,其中一点很关键:客户在自己公司可以是决策的老板,但是到了售楼部,只是个“无知又自以为是”的客户,专业领域,置业顾问一定比客户强。

  所以,气势上至少不能输,稍微弱势一点即可。这个也取决于销售人员的能力、经验、阅历和心理素质等。

  客户还真回答了:“我就是个打工的。”

  张良依然微笑着说:“不像啊,你像个大老板。

  咱换个角度吧,你相信专家吗?

  香江有位郎教授,很敢说话的一个人。但是他说的很多观点都是错的。

  我还记得就今年,有个大企业的掌舵人在网上和郎专家隔空辩论。

  最后企业掌舵人被带走调查了,看守期间,签了股权转让书。”

  老板客户一听就明白了,说道:“你意思专家都是朝廷的口舌?”

  张良道:“这话是你说的。我认为专家是资本利益的口舌。

  据我了解,樱花国曾经用房地产拉动经济。我们的个别城市已经这样做了,还尝到了甜头。

  你觉得别的城市会不会学?

  教育和医疗的变化你应该注意到了。房地产似乎利润更高,还可以美其名曰:我们赚的是富人的钱。”

  按说点到为止就行了,可是这个客户觉得有趣,又故意说:“咱们镐城经济不行啊!”

  张良只好说:“咱们是省会。

  还有一点其实更重要,咱们这里大学超多,仅次帝都。虽说名校差的远,但是民办院校和艺术院校超多。上这种学校的都是无权有钱的人,其中暴发户居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