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莫谈国事



  天际微亮,东方泛起了肚白。

  被折腾一夜的方博谦早早的便起了,净过面,一个人在院中踱步。

  昨晚,方华很快就把结果审出来了,他只是简单看了一眼,便让人把东西全都拿走。

  答案正如他的预料,方华还想说什么,但被他阻止了。

  “太爷。”

  不知不觉,方博谦转到了前衙,两个早起的门子,一个提着桶,一个拿着刷子,正在擦着衙前的一块石碑。

  “干什么呢?”

  “回太爷,昨晚起了一阵好大的风,石碑让卷起的尘土给糊住了,我们正在清理。”

  “好,你们继续吧。”

  方博谦没在继续打扰他们的工作,而是绕到了石碑的背面。

  石碑的背后污糟一片,一个门子提着一桶水,从上至下浇灌了下来,兜头一盆凉水,石碑上的污泥顺着脏水流了下来,终于露出里面的文字。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太祖皇帝当年留在县衙大堂的圣训,他以前每次审案一抬头就能看见,只是近来这些字都被污泥给糊住了。

  “把刷子给我。”方博谦说道。

  “太爷,这些粗活交个我们来干就行了。”门子有些问难。

  “没事,”方博谦缕起长袖,从门子手里拿过了刷子,仔仔细细的擦拭着碑文。

  “对了,麻烦你们去帮我办一件事。”

  两个正束手无措的门子听见方博谦这么说话,自是无有不从,

  “但请太爷吩咐。”

  “去把丘县丞、王主簿都请到大堂......老爷要升堂。”

  ‘威~~武~~’

  两边黑衣皂吏肃立,水火棒击地爆裂有声。头戴椭圆双翅乌纱帽,身着青色文绮领官袍、腰盘素银皮革带的方博谦缓步走上前台。

  惊堂木重重一拍,洪亮的声音自上传来。

  “升堂”

  ......

  很快,上元县衙就传来了一颗重磅炸弹,并在金陵城内引爆。

  上元县令方博谦接大溪村、大饶村两村状纸,魏国公府徐维纪涉故意杀害人们三十八口,限魏国公府三日内将疑犯送上元县衙,否则将入府抓人,

  消息就像一场风暴,瞬间席卷整个南京城,一时间,金陵城内,所有的酒楼饭庄、勾栏瓦舍仿佛就像商量好一样,顾客伙计老板妓女,无论认不认识,相不相熟,只有碰在一起,就准会谈起这件案子。

  气氛压抑而又兴奋,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对准了上元县衙,他们即期待真能把人抓住,好杀杀魏国公府这些年的锐气,又担心小小的上元县抵不住上面的重重压力,最后让一切都无疾而终。

  茶馆内,虽然老板知趣的挂起了莫谈国事的牌子,但却挡不住顾客们我行我素,谈不了两句别的,就又纷纷聊上了上元县的这个案子。

  “听说了没,昨天上元县外面来了好多的大官,什么尚书侍郎,巡抚巡按,知府通判,只要能数的着的,都赶来了,各色轿辇从巷子里排到巷子外。”

  “都是给徐二爷求情的?”

  “那可不。”

  “结果呢?”

  “都让方县令给挡了出去。”

  “唉,要说咱们的县太爷可真是硬气,要是换了我,早就吓的屁滚尿流,乖乖听话。”

  “瞧你那怂包软蛋的样。”

  “切,你不怂,你不怂上次让给衙差顺走了一箱梨,连个屁都不敢放。”

  “我那是....反正我迟早是会拿回来的,曲线救国你懂不懂。”

  “切。”

  “不过所实话,大家猜猜,明天就是三天期限的最后日子了,方县令真敢带人冲进国公府抓人?”

  “我觉的会,”

  “我觉的不会。”

  “我也觉得不会,方县令敢接这个案子已经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了,他怎么还敢真冲进国公府抓人,而且我还听说...”那人故意压低了声音。

  “昨天,西郊大营的一只人马悄悄入城了,就守在国公府附近。”

  “天杀才的,他们竟然连军队都出动了?真把大明朝当成他徐家的了。”

  “嘘嘘,”有人表示噤声。

  众人面面相觑,茶老板满脸堆笑的送来新茶。

  “各位,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呵呵。”

  ......

  清凉门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