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出书-第2/3页
“那就先预祝石枢院,上京一路顺风。”
“山水有相逢,博士有卧龙凤雏之才,来日上京,必将大显光彩,供辰随时相候。”
卧龙凤雏....这应该不是贬义词吧。
......
辞别了石星,方华又回到了惠民药堂,林允儿和利玛窦还留在那里等他,只是不见了李时珍和孟氏父子。
林允儿看见方华回来了,立刻喜上眉梢的迎了上来,雀跃道:
“师父,刚才张大使说了,这次医士大会的魁首,太医院将颁给咱们庆余堂。”
张大使陪着笑脸在旁边说道:“这是都是贵堂应得的,应得的。”
然后他抹过脸,面脸堆笑的看着方华,低声问道:
“院判大人让我来问公子,公子跟那石枢院是什么关系呀?呵呵。”
方华没去管一脸殷勤的张大使,向林允儿问道:
“允儿,李太医呢?你没跟他说咱们庆余堂要帮他出书的事?”
“说了,”林允儿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只是李太医说,孟氏药行先前已经答应帮他出书了,他不好一书两出。”
“孟氏要帮他出?”方华略略皱眉,但很快又詹眉一笑,说道:
“没事,出书的事没李太医想的那么简单,你这两天就在家候着,我想他很快就会亲自上门的。”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从张大使那里领了一块所谓魁首的牌匾,便告辞回去。
方华扫了一眼牌匾上‘国医圣手,济世救民’几个大字,把它交给了林允儿,现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主意,自然是看不上这些虚名。
先送回了林允儿,方华和利玛窦再乘车回去,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李时珍亲自上门。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林允儿便又来了方府,告知方华李太医亲自登门了。
林卫堂一脸悻悻的看着坐在对面,誉满江南的李时珍。
女儿告诉自己,一定要留住李太医,因为李太医将给庆余堂带来一笔天大的好处。
但是林卫堂抓破脑袋也没想明白,这天大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林卫堂和李时珍面面相对,扯闲篇的话已经说完了,便有点冷场。
“李太医可要加水?”这是林卫堂第五次想给李时珍加水。
“哦,好的,谢谢。”这是李时珍第五次感谢。
这样没营养的话又来回扯了几遍,林卫堂感觉自己尴尬的都要把鞋底抠破,林允儿终于带着方华来了。
“李太医,”方华人没到声音倒是先到了。
“方公子,”李时珍看见方华也是面上一喜,起身拱了拱手。
“方大公子!”林卫堂把方华拉到了一边,让林允儿先招呼李太医一会儿。
林卫堂挤眉弄眼看着方华,埋怨道:“我的方大公子,你搞的什么玄虚。说什么天大的好处,害的我心里坠坠了一天。”
方华微微一笑,安抚道:“林大夫稍安勿躁,李太医就是那天大的好处。”
说着他避开林卫堂,提起茶壶来到李时珍身旁.
“李太医可要加水?”
李时珍“......”
呵呵,方华收回了手里的茶壶,不再客套,直奔主题。
“李太医,孟氏父子是不是出尔反尔,不愿帮你出版你的书了?”
李时珍一下子被人戳中心事,面色不霁,叹了一口气道:
“唉,明明是谈好的事情,他们却临了变了卦。”
方华对这个结果到不意外,孟氏父子愿意出一大笔银子帮李时珍出书,条件是李时珍代表孟氏出场。
而其中一个双方心照不宣的隐藏条件是,李太医要代表孟氏夺得大赛的优胜。
但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孟氏输了,让庆余堂成了大赢家,孟氏父子心中恼火,自然便拿着此作为毁约的借口。
“李太医也不必心焦,他们不愿意出钱,是他们有眼不识真金,孟氏不愿意,我们庆余堂愿意出钱帮李太医出书。”
帮李太医出书!林卫堂在旁边听到这句话差点背过气去。
好你个败家子!你知道出一部书得话多少银子吗?你是打量着庆余堂刚恢复了点元气,就要把它败光是吧!
明代雕版书虽较前代有了长足进步,但其成本依旧高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