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汪永亨-第2/3页



  “不知汪总商可听说来宾街市新推出的期权买卖一事?”

  汪永亨放下茶盏,说道:“自然是听过,公子大才,竟然可以想到这样卖粮食的新方法,真是让人茅塞顿开,我想以后不仅仅粮食可以这么卖,茶叶,丝绸,生丝都可以用上这种方式,对咱们商人可是大大方便呀。”

  好家伙,你这是想直接成立证券交易所呀,能坐上江南首富的人果然个顶个都是人精。

  “汪总商谬赞了,不过是被逼急了才想到的办法,”方华顿了顿,接着说道:“咱们可以看出期权交易的好处,可是有许多人看不出来,还出现了谣言中伤。”

  “公子说的是昨晚传出的衙门大规模亏空的事?”

  “正是。”

  汪永亨身体往后靠了靠,眯着眼睛说道:“那衙门到底有没有亏空?”

  现在是关键时刻了,既然找别人合作,就必须拿出点诚意出来。

  “有,但不是传的十万两,上元县衙真正的亏空是三万两。”

  方华说了实话,其实就徽商在金陵城庞大势力和信息网,他们要是想查,也一定可以查出来,所以方华没必要和他说谎。

  汪永亨的食指在扶手上有节奏的轻敲着,不知在想着什么,半晌才开口道:“那不知公子今天是要我怎么帮你,我们徽州商会在金陵城虽然也有些小名声,一下子恐怕也拿不出三万两银子。”

  在商言商,汪永亨一下子就堵住了可能借钱的口子。

  真是老狐狸,不过对于汪永亨的态度方华也没有太在意,他本来打的也不是借钱的计较。

  “汪总商哪里的话,衙门欠账在下自会妥当解决,不过为了打破街上那些不实的谣言,在下计划脱离县衙之外,独立成立一家钱粮商号。

  特意前来拜访,是希望汪总商可以入股。”

  “入股?你想我入多少?”

  “一分不用。”

  “一分不用?”汪永亨饶有兴致的看着方华,“公子这样做生意,老汪我还真是前所未见。”

  方华微微一笑,说道:“一分不用,因为这家商号只是空壳,他不会做其他事情,唯一的业务就是发行本次粮食期权。在下让汪总商入股,只是想借徽商的声誉一用。”

  其实,方华打的主意很简单。首先脱离县衙独立成立商号,再利用商号发行粮食期权,那么从表面上看,商号将从上元县乱七八糟的债务中脱离出来,只享受县衙赋予的特权,而不用承担他的责任,干干净净进入市场。

  当然,谁也不是傻瓜,独立出来的钱粮商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空壳,这样的空壳商号没有负债,但同样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的商号,谁敢买他们推出的期权。

  所以,这个时候借用汪永亨的名义,入驻钱粮商号就很重要了。徽商,江南第一商帮,旗下总资产何止千万两,更把持着诸如生丝,食盐,茶叶等暴利行业。

  汪永亨,江南第一首富,没人可以计算出他拥有多少财富,有人甚至猜测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苏州沈万三。

  这样的人做了钱粮商号的股东,难道还怕人家毁约不认账吗?

  “这,”汪永亨猜出了方华的心思,陷入沉思。

  方华看他有些犹豫,又推上了一把,“钱粮商号也不会白让汪总商入股的,每卖出一份期权,商号将把所卖定价的百分之一,作为汪总商入股的红利。”

  定价百分之一的红利,汪永亨知道这笔分红的数量已经不低了,不过他微微摆摆手,说道:

  “行,公子是我老汪的救命恩人,这点小忙没有不帮的道理,这分红就不必了,既然老汪没出银子,就没有分红的道理,不过我不能用徽商商会的名义入股,只能以我个人名义入股。”

  老汪呀,商誉也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呀,方华很想纠正他认知上的错误,但他也没有硬给人塞钱的道理,毕竟这笔生意是为上元县做的,而不是他个人。

  方华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口,汪永亨又补充道:“这样吧,光我入股怕也是不够,等会儿我召集几个在南京的徽商掌柜,在你们正式发售的那天,帮你们赢个开门红。”

  “两万石够不够。”

  方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