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仙心难逃计中计 神通分化身外身



  入了密林,离开众人视线之后,道缘便腾空而起,踩着云雾向那山中妖气最盛之处前行。

  他没有问那几个伥鬼具体地址,那几个伥鬼也没有明说。一则,是怕周边猎户知晓之后,贸然通报官府去除妖,平白害了性命;二则,道缘乃是真正修行人,自然能判断这方圆百里中何处妖气最盛,最盛者自然就是那老怪藏身的洞窟。

  驾云乘风,就不必逡巡于路程了,也不消一时三刻,眼见得前方妖气浓郁,道缘从空中落下,施法遮掩住自身气象,信步便往前去。

  这密林之中,鸟兽无声,万籁俱寂,只有道缘一人的脚步声响。他手持如意,缓缓而行,也时刻注意着周边的动静。

  走了不远,景色晃然一变,草叶萎靡,树木干枯,无有一点生气。地上散落着各色骨骼,鸟兽之骨居多,但也有些骨头一眼可知来自人身,数量还不算少。道缘见了,心中惊怒,这老怪究竟吃了多少生灵,才能凑出这足以铺地的骨骼来?

  须知,这天地间大道,于修行生灵是有些说法的。无有灵智之物,如草木鸟兽之类的,若被有灵妖物捕食,其实并不会带来多少因果劫难,因为这些生灵无智,纵死也无有怨恨之意,就不会增加什么血煞,故而道缘也敢食肉而不怕劫难加身。但若是有灵之物,如开智妖精,如人族,若被妖怪吃了,死后怨念就能牵连因果,降下血煞。

  天道自古酬有情,若是无情生命,就连大道都不眷顾,这也是阴司把投入畜生道视作对阴魂的一项较大惩戒的原因。

  所以但凡妖族要正修,最大的忌讳就是捕食有情众生,有其是人族。本身妖族修行就不易,没有奇经八脉,修行缓慢,又受本身寿命限制,若是肆意吃人,再为自己增添血煞,不知何时就要有天劫加身了。

  但反之,若有妖孽肆意吃人,无视因果,又能撑过各色劫难加身而成了气候的,它们在同等境界的道行上就比正修妖族要高,也能悟出各种邪法,为祸一方。这种妖孽就是为三界所共诛之辈,如四海龙族,如天兵天将、如各类正修妖族和修道之人,都以剿灭这些妖孽为己任。

  这类妖孽为大道所弃,剿灭他们不仅无有血煞,还有功德加身。功德能消磨劫难,也有助于修行,故而这世间作孽为祸的妖类并不算多。但是,只要出现了一个,哪怕只是小妖,对周边有情众生都是一场大劫。

  就如现在这般。

  骸骨包围之中显出一座洞窟,真是狰狞可怖之貌,无有牌匾,门前立着两颗硕大獠牙,獠牙上还沾染鲜血。洞口虽大,却是怪石嶙峋,根根凸出如刺,又有妖气盘旋其上,便是寻常小妖,见了都难免胆颤心惊。

  这般景象自然唬不住道缘,但他心中也颇有些思量。若是以人身进入,哪怕收敛周身气息,也难免会被察觉。之前望气可知,这老怪修行不高,但谁知他有没有什么独特的邪法在身上的?况且,他也吃了这许多人,难免会对人类气味有什么特别的感知。

  念及此处,道缘心中一动。

  他默念法诀,手掐道印,灵力盘绕周身,带起些许蒸腾的雾气。雾气中那个模糊的影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也不过两三息时,原地再无道缘,只剩了一条蜿蜒爬行的小蛇。

  此时正是初春,若是变个蝴蝶蜜蜂之类未免太过惹眼,道缘就变了个柳物,花纹与周边洞窟里颜色正相仿,又是深夜,若不细看,谁也不知这地上还有条蛇类爬行。

  他用的正是从祖师处学来的地煞七十二般变化。他虽也看过天罡变的精要奥义,但因着此法离道太近,实在是捉摸不透,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这祖师改良过的变化术。此法他当时便精通,只是这许多年没用过,贸然使出,他心中也有些没底。

  而且,蛇类身姿与人身差别实在太大,无有四肢,只要脊骨扭动便能前行;头、身构造皆与人不一致,一双法眼也睁不开,而且眼前视线一片模糊,近乎失去了视觉。虽然躯体感觉远比人身敏锐,可又哪比得上道缘那真身初成的感知与识海呢?

  地煞变毕竟与天罡变不同,对所变之物无有深刻了解,变化之后难免会如此。好在他道心圆融,压下心中波澜,适应了片刻,勉强扭动着蛇身,向着洞窟内蜿蜒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