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千劫不改真灵性 万古长称大天尊-第2/3页
祖师修为通天,占卜之精也是世上少有,或许之前他对悟空还看不透,但在自己不小心透露出悟空的出身,祖师又亲眼见了他之后,就已经能窥得天机之一二,何况如今又收了悟空为徒,亲赐姓名,此恩不亚再造,双方因果牵扯之下,祖师想看到悟空的些许未来可能,也就不是那么艰难了。
“我本不愿意牵扯进去,此事一旦有失,便不亚于另一场不周山大劫,可是……”菩提祖师第一次犹豫了刹那,叹息道,“只是,这猴儿天生的神通,便是我不收他,以他的天赋毅力,总是能成气候,若无有贤师指引,不知善良之意,到那时真正无法无天起来,才是三界更大的祸患。”
“神石裂崩,遇风感化,他这诞生其实更类似于上古大神,若生在上古之世,他也必是横行洪荒的巨擘。只是大道迁延,时移世易,他于此世出生,于他而言非福,于这世间,想也是福祸参半啊。”道缘的语气也低沉了下去。他是知道的,虽然猴子在菩提祖师处学了十余年道法,可其实并没有掩盖天性,后来在三界闹了个天翻地覆,究其根本,还是本性受不得压抑,后来在五行山下呆了五百年,西行路上还是时时放肆,平添了许多劫难。
这是猴儿的本性天生,更是其出身使然,须知大荒之世,古神本就放荡不羁,有天授的神通,更不会服从他人管教,当时也唯有大神盘古因着神通第一,实力最强,才得诸多古神畏服,将他们管束起来。待盘古大神化道后,古神们之间只是聚集议事,再无头领,便是当年的太上道祖也不能令众多古神信服。
在道缘看来,这群古神便是些天生的无朝堂主义者,偏偏他们还实力高强,少有人能压服他们,这种情况便只能愈演愈烈。可偏偏悟空在此时以古神之身降生,以其桀骜无拘的性情遇上了秩序井然的三界之世,这种碰撞便是几乎难以避免的了。
他这里思绪万千,却不觉菩提祖师早就不再言语,反而是睁开一双法眼,紧紧盯住了他。
“道友,你既知他的底细,贫道想问……你,究竟作何打算?”
此言一出,道缘彻底怔住了。
——————————————————
孙悟就在斜月三星洞住了下来。
他性子活泼,颇爱言谈,又大度有容人之心,为人也勤快,平日里一应杂物皆是一力承担,无有一丝怨言,道观里师兄师姐都喜爱他。日夜轮回,寒来暑往,不觉已是一年将近,这一天,道缘正在屋内静坐,忽然被人敲响了房门。
道缘心念一动,紧闭的房门自然打开了一个缝隙,一团金光从门缝里闪了进来,正是穿着一身道袍的孙悟空。
“先生,”孙悟空先行了一礼,喊了道缘一声后,却挠着头,嘿嘿笑着不说话。
“哦,悟空。你有何事?”道缘睁开半眯的双眼,淡然问道。
“先生,打搅了,”悟空先施了一礼,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您知道的,我本是个山野猴儿,平日里野果吃惯了的,这些时日虽然仙家肴馔吃得不少,可终究是缺了些野食,嘴里馋得紧,我看后面有几座山上生得好桃树,都是些无碍的凡桃,但长势甚好,可否托先生请问祖师,让俺老孙去后山闲逛几日,祭奠一下这五脏庙?俺老孙自不去碰那些仙花瑶草,只去取些凡桃便罢!”
“唔……”道缘点头,“你来此已经一年了。难为你能按捺本性,安心求道。也罢,我便替你问一番。”
言罢,他只是闭目颔首,片刻后,便抬头说道:“祖师准了,但要你记得约法三章,只得摘些果子,不许毁坏树枝草木,否则绝不轻饶。”
“是!悟空记下了,记下了!”猴儿转身就闪了出去,速度比来时还快三分,道缘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轻笑。
虽然的确学会了千里传音术,但他方才其实并没有知会菩提祖师。并非他着意要坑猴子一把,而是早在几天前,祖师就料到会有今日这一遭,早就与他做了分说。他这里自然不阻拦悟空,但在后山桃树林里,还有些劫难在等着这猴子呢。
他本打算继续打坐,可却略有点神思不属,思来想去,他还是自蒲团上站起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