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遇见外星人了-第2/3页





        ne表示在这些行星中,具备有生命发生、进化条件的几率。要使生命产生,就必须有很多液态水。但是如果行星离恒星太远,水就会冻结成冰;太近则会变成水蒸气。为了使生命进化,又必须拥有岩石构成的陆地。如果行星体积过大,就无法拥有这些条件。此外还要有大气,小行星有可能因重力不足而飘走,失去大气层。而且自转周期太长的话,不仅昼夜温差太大,强风的不断吹袭,也使生命很难产生。

        fl表示在满足这些条件的行星中,实际上有生命存在、进化演变的比例。进化必须具有dna,这是极其复杂、巨大的化合物所产生的遗传方法,这个形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fi表示形成生命进化到智慧的几率。细菌、树木、草是无法进化成具有智能的生物。它们没有脑神经系统,也没有成长到一定大小所必备的脊椎。拥有神经系统和脊椎的最原始的动物是鱼。而鱼如果总是待在水里,一定无法进化成智慧生物。  首先鱼要变成有四只脚,可以在陆地上走路,然后爬树,再学会用手指抓取东西,还要进化到直立行走。这样,脚和手分工,再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就拥有充足的智慧了。但是,过程并不一定这样顺利,有生物存在的行星相当多,但如果只有细菌、植物、贝类这些生物,那么就难产生智慧生物。

        fc表示智慧生物能够与外界进行联系的比例。现在地球主要以电波为星际间通讯方式,但在南美亚马逊流域深处,在新几内亚的深山里,有着未开化的原始人。他们不知道农耕和畜牧,制作铁器等金属用品的技术也很缺乏,只能使用简单的弓箭和棍棒进行狩猎。他们并非是最近才从猿人进化到人类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几十万年以前就进化了的。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足以容纳无数次变革和经验积累。因此,拥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未必都能达到高度文明,也就未必都能与外界联系,从而使我们感知到他们的存在。

        l代表的是文明的平均寿命。地球文明还不算高度发达,却已经面临核子战争和垃圾公害等问题的威胁。文明程度越高,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推动它进步和摧毁它的力量都很大,一个意外事件就可能使文明寿终正寝。假如所有的发达文明的寿命都很短,那么即使其他星球上有发达文明,现在早就可能有灭亡了。

        我们无法推算l和fc,因此对于n的数值,科学家们有着不同意见。科学家卡尔·萨根计算出,在银河系中每100万个恒星里,就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存在,而且他最多推算到每10万个恒星就有一个文明星球。所以萨根认为,在特华塞奇和杰特雷特居礼1、2这样距离很近的恒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德雷克根据这一公式预言有4000个有交流能力的文明社会。1

        宇宙是浩瀚无边的,目前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为930亿光年,人们对于宇宙星球的数量做出了一个估计,大约为1万亿亿颗,但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地区是人们尚未知晓的。宇宙中与地球构成元素相同的星球何其多,只是局限于地球当前的科技水平一直没有发现外星文明而已。

        叶司此刻决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遇到外星生命,而且是近距离的接触,如果此刻手里有手机,他一定会拍个视频发到网上,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晓他这一伟大奇遇。

        只是他现在吓得腿脚发软,动弹不得,想喊又发不出声,接下来还不知道要面对什么,是像电影里演绎的那样被外星人抓去切片,还是……,叶司越想越害怕,可是全身就像卸了气的皮球一样,软弱无力,只能惊恐的看着向自己伸来的双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