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03万的约定(十一)
距离开场还有十分钟,主席台上撂着块粉色的牌子。上头应该是市公务员某位领导的名号。麦克风和茶杯已上场,人尚未到场。徐杰神秘一笑说,这次和我们一起录用的还有两名女同志,想不想看看?我大感兴趣,点头称好。考上了心境自是不同,便有了“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闲情逸致。
“那个是柳青,也是学法的。原来是社保中心的核算员,事业编制考上。”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我侧脸望向左边。隔着走廊的第一个位置坐着一个女生,正在手机上埋头苦干。头发水帘洞一样铺散下来,遮了大半张脸,看不清样貌。
徐杰继续介绍:“她很执著,听说国考地方考,前前后后考了六次才上岸。”
“考了六次这么多啊!”我睁圆眼。
“六次算啥。现在有种人叫‘考碗族’。我一远房表姐,湖南人。三十出头了,面试十几次还没考进去呢。一到春天就全国各地飞,把华夏大地转了个遍,跟候鸟似的。他爸妈的土观念就是要从政,当公务员。苦大仇深啊!”
“恩,民风使然,曾国藩、***都是湖南人。一地有一地的价值取向,就像温州人擅长经商一样。”我嘴上附和着,心里暗叹这执拗劲儿也没谁了。再看那叫做柳青的女生,下巴的线条似乎刚毅了些,红色袖管里探出的胳膊肘儿也粗壮了些。是从五次失败、一次成功中杀出的矫健身材。
“她什么职位?”我问。
“和我一样,仲裁员。”
“柳青,柳色青青,好名字。你小子艳福不浅啊,可要把握机会哦。”
徐杰一努嘴,表示这盘菜他可不嗅:“我可是有家室的人了。而且,人家可是一条好汉。”
“好汉?”我再一次睁圆眼睛。
“我之前在律所接过一个社保的案子,开庭的时候她来做人民陪审员。说话不多,风格犀利,也很懂行。本来就是从事社保工作,专业得很,说话有底气,霸气十足!”
我再次折服一把。在座的数不清多少虎踞龙盘,许多人在踏入职前就有行政服务的工作经验,并且奋斗多年,这样在竞争中很容易脱颖而出。也许,传说中的“萝卜”指的就是这个。不明就里者以讹传讹,便在网络上施放出徇私舞弊之类的烟雾弹,一厢情愿地将公考妖魔化了。
还没等柳青抬起头来让我见识真容,徐杰的食指又指向另一边:
“你看,那是我的小师妹郑欣。刚毕业,跟我一样学经济法的。就是在说话的那个,也是仲裁员。”
这回看清了,后排一个圆脸的女孩子正跟身边人嘻天哈地。她有双大眼睛,藏着不谙世故的鬼灵。只可惜视力不佳,女性姿色叫那眼镜拂去了几分。遮去她的上半张脸来看,她一直都在笑。遮去她的下半张脸来看,她的眼睛一直忙个不停,要将周围陌生的一切化进眼角去。
“你小子跌进大观园啊,那么多女孩子。还小师妹呢,请令狐师兄多多照顾哦!”我拍一下徐杰肩膀。
“哎,为了那棵大树,我只有放弃一整片森林了。”徐杰得意的笑再一次挂上偶像式的嘴角。
眼前小白鸽一般的郑欣再次勾起了我的伤感。杨雪,也是应届毕业生,也是中政毕业,却没有这份幸运。成败,有时就是这么残酷。大学同窗,曾端坐同一个课堂,凝望同一片黑板,吃着同种口味的午餐,闻同一种花香,沐浴着同一片梧桐树叶滤下的阳光。在经历无数选择与被选择,反反复复,颠沛流离之后,命运之轮将她们带往了不同的地方,去领略不同的风光。
我不知道杨雪在哪里,不忍去想她在哪里。
初任培训的轻松时光匆匆而逝,像划过指尖的自来水。结业式上,我们举起庄严的拳头,对着国徽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这是我第三次宣誓。第一次宣誓套上红领巾,第二次宣誓别上团徽。当年年纪尚幼,小手举不瓷实,誓言也不够恳切。入团那天后排有个皮大王老踢我,要不是老师在场,可以把宣誓殿堂直接变为笑闹现场。现在人大了,心境也不同了,甭管心意有多实,人人都竖得笔管条直,四字箴言叫得震天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