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始终
只来得及歇息片刻,天已渐明。
连续几日的大雪倒是夜里就已经停下,运转功法,陆清河很快清醒了过来。
感受到瀚海功又有一丝增长,陆清河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源点无法加点,以后的路就要自己走了。
好在自己早有准备,哪怕有源点,自己修行也未曾懈怠过,以后无非是慢一些。
突然间,他耳朵轻动。
忽然站起身来,打开房门。
门外是正准备敲门的阿姐。
“饭我已经做好了,快来吃吧。”陆青萍笑道。
一碗肉粥,一碟小咸菜。
陆清河脸上露出笑容,有此生活,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对了,我跟你说个事。”陆青萍放下碗筷,眼含笑意,一脸神秘兮兮的说道。
“阿姐,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做主就行了。”陆清河摇了摇头,自己负责外面的事情就行,家里有阿姐,自己一切都放心。
“阿姐还能帮你娶媳妇不成。”陆青萍有些期待,弟弟成了家,自己就放心了。
“阿姐你足不出户,谁还跟我说亲不成。”陆清河笑了笑。
在这个年头,有一门手艺,别的不说至少以后能吃得饱。
陆清河一家就是最好的例子,从最初只能吃玉米碴子,甚至都只能吃个半饱。
只要功夫小成,家里开支小点,吃饱饭就没有问题,功夫大成混个码头的头领,天天吃饱,顿顿有肉,这已经是白云城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是以前在乌衣码头那会认识的刘婶侄女。”
“李青青?她不是才十三岁吗,急什么。”陆清河顿时有些疑惑。
当年自己跟姐姐过来,身上就剩下一点卖了房田的银钱,安了家可没有赚钱的办法,没钱城里可不让住。
最后还是刘婶帮忙,让两人跟着一起浆洗衣服,虽然辛苦了一些,但是却给了条活路。
以前家穷,后来搬到绣衣巷,陆清河还送过一点东西过去。
至于李青青,自然认识,比自己小上一岁,是刘婶弟弟的女儿。
“她爹死了。”陆青萍神色有些低落。
一个家没有了主力,生活可就苦多了,刘婶家也不富裕,偶尔多一双筷子还行。
陆清河闻言有些沉默,过了一会才说道:“能帮就帮吧。”
对于情情爱爱,陆清河还没想过,不过曾经刘婶也帮了自己一家,这个时候能找过来,肯定是没法子了。
“这样吧,等会我去买点东西过去,先把人带过来,家里也不差一双筷子。”
吃了饭,陆清河也决定先落实一下,刘婶心善,不然也不会当初拉自己一把,可这也代表快没余地了。
李青青,上次自己还见过,在重男轻女、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个子瘦瘦矮矮的,力气小为家里帮不了什么忙。
十四多岁养个一年半载就能给家里传宗接代,这十三岁最少要两年,出不上力对寻常人家来说就是个累赘。
没人要,最后只能卖到大户人家,从此山水之隔,再无相见日。
“刘婶。”
陆清河登门,看见还在忙着做饭刘婶,高喊了一声。
“哎哟,小陆来啦,赶紧进来。”刘婶一看,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心中也算落下了石头,不出意外应该成了。
“来都来了,还带什么东西,还没吃饭吧。”刘婶说是这么说,脸上笑容可没停过。
“你在屋里等会,我去喊人。”刘婶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
陆清河将东西放在地上,是一些米面还有一匹粗布,刘婶家可比之前陆清河好得多。
刘婶的丈夫王一博虽说没学过功夫,但是曾经读了几个月书,认识一些字,平日主要为人写书信,这个时候不在家,定然是在街上。
刘婶有三个儿子,夭折了一个,长子十五是一家餐馆的伙计,次子十一岁,平日里就跟着王叔打打下手。
大多数过得去的家庭都是如此,去帮会的始终是少数,未来是不错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万一哪天丢了性命,最多赔一笔安家费,大多数都是家里快活不下去,能挣扎一下就挣扎一下。
没过一会,刘婶就带着王叔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尾巴,正是李青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