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拉拢助力



  贾珠心想:“虽然我在长辈跟前说琏二长于经济事务,但那是我知道剧情,他眼下确实是个新手。

  贾母他们会同意,估计是知道家里没人,可总得找个出面的主子。反正林之孝能干,不过是让琏二做个代表。”

  这么一想,他还是开口鼓励了贾琏:“这也无妨,谁都是从没经验到有经验过来的。不过是让你替家里掌握南边情况罢了。既如此,以后拿不准的都来问我便是。”

  贾琏一听,这才放下心来,一时又觉肩上沉甸甸的。但想到他也算走到了台前,在府里被当做个做事的爷们了,琏二还是挺高兴的,又谢了大哥一回。

  贾珠摆了摆手,自己也不能单打独斗,总得拉几个帮手才是。于是兄弟两个谈了回心,贾琏这才告辞离去。

  不多时贾政又叫过去,他没提生意,反倒是问起整顿下人的事。

  贾珠现下觉得政老爹也算靠谱,便实话实说了:“咱们府里下人确实松散了些,而且因着管事的常年不变,也没人监督,一个个俨然有自己的势力。

  这次借着生意的事,也敲打敲打他们,将固有的格局打破一二。再者赖家的事,您可知道?”

  贾政蹙眉:“这种家中下人之事,我怎会放在心上?”

  贾珠便道:“赖嬷嬷是祖母身边的老人了,一向得老祖宗信重。可赖家两个儿子都是两府的大管家,不瞒您说,那是比有些庶出主子还体面的人。

  他家那个孙辈赖尚荣,现在脱了籍要考秀才,倒也算上进。但您看看他家的园子,咱家如今都没有呢。且赖家现下也是使奴唤婢的过日子。

  说起来他家不过奴才出身,哪来这么多银子置办这样的家业,爹可曾想过?”

  贾政也不是个傻的,稍微一想就明白,定是赖家在两府里挖墙脚肥了自家,一时面上就有些难看。

  但他也知道母亲年纪大了,又一向信重赖家,自是不好一棍子把赖家打死,免得母子生隙,于是沉声道:“这事我知道了。

  赖家这边你既清楚情况,就想办法收集证据。就算整治赖家,也总得给你祖母一个交代。”

  顿了顿,贾政又道:“此事要徐徐图之、秘密行事,免得惊扰了老太太。”

  贾珠连忙应了,心中却不以为然。他收集证据是一回事,但政老爹明显有些优柔寡断,不想对赖家下狠手。

  可赖家不过奴才,脱籍的也就一个赖尚荣,到时候一声令下抄了赖家,也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父子二人虽达成一致,但却心思各异。贾政又问了一回公干的事,得知一切顺利,便打发儿子下去了。

  荣禧堂里,王夫人也在看李纨送来的礼物。待看到贾敏专门送了一尊寒山寺开过光的白玉观音,不由心下纳闷:“这位怎么转性了?”

  待问过儿媳,知道是儿子替林家儿子求药治好了病,王夫人心道一声“难怪”,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吩咐周瑞家的把菩萨供到小佛堂里。既然小姑子有意缓和关系,那就这么着吧。

  李纨和元春也从王夫人这里得知了协助管家之事,二人虽有些紧张,但都很兴奋。

  她们都是大家闺秀,不仅读书识字,也知道管家理事的重要性。为家里分担庶务,自是应有之义。

  尤其是看账本这事,王夫人就算不识字,每年都要过问账房,元春也是知晓的。李家那边,崔氏更是手把手教女儿看账。

  当初因着媒人说李纨算账水平高,王夫人心里就极是满意,毕竟她太需要一个得力助手了,省的下面人因着自己不识字糊弄她。所以今天儿子的提议,王夫人真是一百个支持。

  于是李纨和元春也算有了一份新工作,二人自是每天来王夫人这里报到。姑嫂二人配合无间,王夫人也骤然感到肩上的担子轻松了不少,此是后话不提。

  却说贾珠从老爹那里离开,就叫了林之孝过来。林之孝消息灵通,已是知道了珠大爷在老太太跟前举荐自己。

  虽然账房那边也提拔了副手,但自己总归是公府二管家,如今又是江南生意的负责人,他心里感激,到贾珠这里谢了一回。

  贾珠摆了摆手让他坐下,又提点了一回生意上的事,殷殷叮嘱了一番,就让他准备年后下江南,林之孝自是恭敬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