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递帖子



  贾琏嘻嘻一笑:“嫂嫂,这首词太悲凉了些。咱们应该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说罢眼神直往湖边画舫上瞟。

  贾珠见状,瞪了这小子一眼:“往哪看呢,哥哥我这可是公干,别想旁的事!”

  元春瞧了一眼那边,她自来聪敏,一下子就知道了怎么回事,隔着帷帽,也立时羞的脸蛋通红:“二哥真是的,再这样,我回去就给老祖宗说了!”

  贾琏连连求饶:“好妹妹,是哥哥错了,哥哥再也不敢了!”求了元春半晌,才算是翻过篇去。

  见他们那边热闹的很,费尔南多低声问卡比利尔:“他们在说什么呢?”卡比利尔摇了摇头:“我也没听懂。”

  费尔南多耸了耸肩,又道:“贾大人既然肯带着家人同来,为什么女人们还要戴着纱帽遮脸?”

  卡比利尔看着眼前这位十万个为什么,只得道:“咱们平时在京城街上见的女人们不是贵族小姐,她们是为了生计才抛头露面。

  贾大人家是贵族,所以他的妻子和妹妹都要戴纱帽遮脸。”

  费尔南多挑了挑眉:“好吧,不过我之前去宫里,那些妃子见了我却不戴纱帽。”

  卡比利尔无奈:“他们以为咱们跟这边庙里的和尚是一样的,都叫咱们洋和尚。”

  费尔南多惊道:“哦,上帝,我可不是!”

  卡比利尔不想再理会这个话唠,只跟着贾珠一路欣赏这如画风景去了。

  待到用过晚饭,众人又欣赏了一回夜景。

  只见扬州城灯火辉煌,夜市极为热闹,小摊贩们有出摊卖些汤圆馄饨等吃食的,也有捏泥人吹糖人,卖这么些小玩意的。

  一行人都颇觉有趣,兴致勃勃地直耍到二更天,因着明早要赶路,这才恋恋不舍地回驿站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饭,贾珠等辞了驿丞,又登船启航,算是离开了这“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的名都扬州。

  到了船上,看贾琏心情很是不错,李纨微微一笑:“琏二弟,你大哥说了,这些天你一页书也没翻过,让我和妹妹好生督促你读书。”

  贾琏不可置信地看向她:“嫂嫂,谁出来玩还读书啊?”

  元春俏皮地眨了眨眼:“大哥听说你的蒙学课程自学得差不多了,比学里进度都快,专门让人带了一套四书,好让你路上没事背一背。”

  李纨清咳一声:“我正巧也学过四书,琏二弟要是遇着不会的,可以来问我。”

  贾琏的心情登时就不大美丽了。可珠大哥都这么说了,肯定要来检查的,只得垂头丧气的应了。

  自此之后只要在船上,贾琏就被盯着背书,当然下了船,那就是休息玩耍的时候了。

  他本就不是个笨人,加上时不时还有贾珠夫妻指点,一来二去等回京时,已是把四书通背了一遍。

  元春本就爱读书,也跟着一道用功,想着自己学会了,回去好给弟弟宝玉也教一教。

  却说过了扬州,没几日就到了江宁。一行人弃舟登岸,先是把几个洋人安排在了驿馆,就径直回了江宁府江宁县的石头城,贾家老宅就在这里。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荣国府大门前冷落无人,林之孝上前扣了门环,很快侧门就打开了。

  门房见到他们这一行人,还有些惊讶。待晓得是京城家里来人了,连忙请了进去。很快这府里的管家就来了,却是京城荣国府的四管家单大良之弟单仲良。

  因着老宅这边没有主子居住,所以府里只有一位管家。单仲良跟主子们见了礼,得知他们是来江宁公干,在这边暂住几天,连忙遣人安排院子。

  贾珠见这府中虽没什么人气,但里面亭台楼阁都维护的很好,花园里的树木山石,俱有蓊蔚洇润之气,心下对这边的管理还算满意。

  因着要陪佛郎机人看织坊,待安顿好了,贾珠又打发人去了江宁织造府递帖子。

  甄应嘉正在织造府衙门坐着,一听说是贾家的拜帖,连忙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却是政公的长子贾珠过来公干,携了佛郎机人来看织坊的。

  签订海贸协议的事在八月,一接到扩大产量的指示,经请示陛下,几大织造府都开始扩建织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