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纨她爹李祭酒



  由丫鬟扶着站起身来,贾母又道:“给阖府多发一月月钱,再喊一班小戏来唱三天,家里开三天席!对了,把家里的鞭炮拿出来放!”

  众人皆笑应了,贾赦想说两句怪话,最后也没说什么,邢夫人更是没敢乱说话,这时候只有恭喜的。

  王夫人已是高兴的眼圈都红了,贾政也罕见的露出个笑来,又劝诫贾珠不得松懈,明年春天还有春闱要考呢。

  贾母嗔道:“这时候说这个没得扫兴!且过了这三天再说!”贾政便收了话。一时间满府喜气盈盈,竟给这深秋都带来一丝热意。

  贾珠此时喜色盈腮,心跳地格外快。他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快活地大叫:“竟然真的中了!朕就知道,朕一定能行!”

  于是一家子庆祝了一番,贾珠也没忍住喝醉了。回去的路上,还好有晨星扶着他。

  只是望着那皎皎月色,还是不由感慨,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因着放了榜,就要参加鹿鸣宴。假期还有几日,贾珠准备去了鹿鸣宴再回学里读书。

  去之前,还专门找了素雅的月白衣裳穿。唔,什么场合就要穿什么衣服,这样一看就是读书人打扮,甚好甚好。

  到了总督府,已有其他举子先到了。大家寒暄了一番,和相熟的人一桌坐了,又看到有些举子陆陆续续进来。

  等人到齐了,贾珠在人群里发现了李秀才李忻,现在应该叫李举人了。两人相视一笑,李忻便挪到他旁边来坐。

  二人说着话,方得知李忻这次考了举人榜的倒数第十,虽然名次不好,但总归是举人了。

  李举人身上的暮气仿佛一扫而光:“虽然这次名次不佳,远不及贤弟的第十四,但我已是心满意足了。”

  贾珠笑道:“李兄这是苦心人天不负,只待明年春闱再展宏图!”

  李忻却是淡然的很:“这乡试名次不好,距离明年会试也没几个月了,我且勉力一试。若是成了,侥天之幸;若是不成,我再努力便是。”

  又对他道:“现下是举人了,书院里甲字班课业时间很是灵活,我打算应聘书院的教职。

  如果成了,既能给家里减轻些负担,又能把一家子接了来,总不使骨肉分离了!”贾珠深以为然。

  一时间总督、知府均到了,众举子行了礼,等两位大人说完了勉励的话,鹿鸣宴就开始了。

  贾珠在其中年纪最小,如今不过十五岁,加上荣国府的名头,总督、知府对他也很好奇,便请他上前一见。

  见他不卑不亢,对答得体,两位大人都很满意,勉励了一番,便让他下去了。

  鹿鸣宴最后在举子们合唱《鹿鸣》之诗中结束,大家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对未来踌躇满志。

  鹿鸣宴后,贾珠也准备收拾收拾回书院住了。在走之前却有个问题,那就是两位武师傅不能带去书院,这可怎么办?

  两位师傅听了纷纷说:“珠大爷只管上学去,等您休沐回来了再学便是。”

  想起学里是有六艺课程的,自然有射箭,所以这个可以练。骑马课也有,没什么问题。

  唯独剑法,他打算到时候拿根竹棍练练,毕竟带着兵器去学里还是不行的。

  直到都安排的妥妥贴贴,他这才放心睡下。

  第二日早上,贾珠正在温书,就听晨星禀报说,李举人亲自来送谢礼了。他放下手里的书,不由一笑:“老李就是太客气了。”

  于是亲自去门口接了李忻进来,二人相携着往贾珠院子走。

  今天贾政不在,王夫人听说上次救了的李忻中了举人,专门过来道谢,笑对金钏道:“是个知恩图报的实诚人。既然专门来了,咱们也不好怠慢了。

  你去告诉珠儿,家里置办了小宴,到时候直接给送到他院子里,由着他自去招待吧。”金钏笑着应了,屈膝一礼出了屋子。

  且不提贾李二人是怎么个一番畅谈,就看李忻之后是多么推崇贾珠,就知道珠大爷的人格魅力了。(贾珠:看来系统给的鸡肋技能还是有用的!)

  看时间不早了,李举人住的远,回去不便,便留他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贾珠就拜别家里,和李举人一起去了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