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 ?危急时刻-第2/3页
这嵬名之重年纪比李乾顺大不了几岁,但是论辈分确实李乾顺的叔叔。嵬名也是西夏的国姓。西夏国崛起与太祖李继迁崛起,到了景宗李元昊在位时正式建国。太祖李继迁由于帮助唐朝平定叛乱有功,于是就被当时的唐朝皇帝赐给了“李”,他们原本就是姓嵬名,更早党项族属于鲜卑族姓拓跋姓。李元昊建国后,西夏皇帝有时候重视汉文化就姓“李”,跟大宋称臣时候,大宋皇帝还赐他们“赵”姓,并且封他们为西夏王。西夏皇帝不重视汉文化的时候,就改姓“嵬名”,百余年来西夏皇族反复的改姓。李乾顺已经是开国以后的第四个皇帝了。所以皇亲国戚中姓“李”或者姓“嵬名”的都有。
李乾顺把兴庆府传来的消息给嵬名之重看了一下。嵬名之重当时就有些急眼了,他对李乾顺道:“陛下,这兴庆府是国都,祖宗宗庙都在那里,实在是国之根本,万不可出意外!”
李乾顺道:“朕招爱卿前来,就是跟你商议下一步进军的方向,是继续收复沙洲,还是回师兴庆府。”
嵬名只重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是回师兴庆府。”
李乾顺听了有些失望,此时他思念起察哥来了。要是晋王察哥还能给他出些主意,这个大司马也是一个一勇之夫。李乾顺道:“如今我们已经西行半月,行程800里了。如果我们返回就算快马加鞭也要10天,那时候如果兴庆府丢了,也早就丢了。”
嵬名之重问道:“依陛下之意呢?”
李乾顺道:“既然西军敢于犯境,朕决心起倾国之力,要全歼西军!”
嵬名之重道:“愿为陛下效命!”
李乾顺道:“朕已经下旨让察哥迅速回国,朕也起兵立刻东返和察哥东西夹击西军。”
嵬名之重疑惑道:“刚才陛下不是说,此时赶回去时间恐怕来不及……”
李乾顺道:“救援兴庆府是来不及了,但是把西军困在兴庆府是有把握的。届时我和察哥东西对进将兴庆府团团围住,定将西军杀个片甲不留。”
嵬名之重一见李乾顺居然想用兴庆府做诱饵来围歼西军,不仅佩服他的勇气。但是想到太子还在兴庆府,于是想提醒一下李乾顺,但是当他看到李乾顺坚毅的眼光后,到嘴边的话收了回去。
嵬名之重道:“陛下妙计,微臣愿为先锋。”
李乾顺道:“今日招你来就为此事,我军大举西来,具探马回报沙洲西军都是骑兵人数并不多。我率领大军东返只是担心,沙洲西军在背后对我进行袭击。因此我给你1万人马,你要打着我的旗号,营中虚插旌旗,装作大军还在,在这里堵住西军。我率领人马东返。我给你1万人马中,骑兵只有3000人,你务必小心,一定要缠住西军。”
西夏军中骑兵还是占多数的大概能有六成,这次给他3000骑兵,其余的是步军,看来给他的就不是什么精兵了。但是嵬名之重也是无惧,因为他觉得,西军要打败自己的1万人马,至少要出动2万大军,现在在沙洲和玉门关的人马不过数千人而已。因此他对李乾顺道:“陛下放心,微臣的每一滴血都会为陛下流干。”
第二日李乾顺带领人马匆匆东返,嵬名之重则带领1万大军慢慢的向沙洲靠了过来。嵬名之重打着李乾顺的旗号,又让士兵行军时把树枝绑在马尾巴后面,所以大军行动起来浩浩荡荡尘土飞扬。
刘光世在沙洲得到了西夏军大军在歇了几天后又开始向沙洲行动,非常紧张。他本想弃城而逃,可是又派种世信和胡三治罪与他。毕竟胡三给他下达的命令时且战且退,不是不占而退。在刘延庆接替种师道成为了西军经略使后,刘光世已经感觉到西军上下对于他们父子的不满了。这次胡三让他守卫沙洲,说不定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刘光世感觉形势危机,他将手下的探马全都放出去了,根据探马的回报,西夏军这一天只是前进了30多里。这种慢慢的压迫感让刘光世更加恐惧,有着多年行伍经验的他判断西夏军行军突然慢了下来是因为长途行军以后需要养精蓄锐、恢复体力,可能一场大战就在眼前了。他那里知道,嵬名之重以为西军的主力在沙洲,他只是想尽量的拖住西军,根本就不急于跟西军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