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人才需在事儿上磨



  回到南郑之后,张卫很快就忙活了起来。

  这一趟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那些小麦良种,眼下正是春耕十分,正好用得上。

  甚至就连水稻的种植之法,吕萍也简单的指点了他一下,那就是育秧,就是烧制一些插秧盆来提前养好了秧苗,然后通过插秧的方式进行播种。

  这样的话可以一来可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提高稻田的亩产,而且还可以通过稍微提前一点的育秧来抢农时,抢出来的农时可以多种一些黍米或者豆子。

  按她的说法,这种育秧插秧的技术,现代人哪怕是稍微有点农业小常识都应该知道,也根本不存在什么技术含量,这不,她稍微讲一下,自己就懂了,这技术居然迟迟没有推行。

  简直是丢尽了穿越者的脸。

  张卫还挺委屈的,他是真不懂这个,张凯那个没什么用的家伙也不懂,话说现代的年轻人有几个真的见过秧苗这东西长什么样的?

  当然这些麦种,和培育秧苗之法,对于这些东汉土著来说,也确实是神乎其神了。

  阎圃也感叹道:“这位女氐王,真神人也啊,不过主公,此女既有野心,又有此本事,这……主公,单说氐人可能是难成大器,但羌氐自古不分家啊,以此人能耐,咱们若是放虎出闸,恐怕后患无穷啊,这秧苗培育之法和良种既已到手,何不干脆……”

  阎圃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此女在氐人中威望极高,杀了他,氐人要闹事的,况且她腹中的本事可远没有掏干净,以后,他还能帮咱们培育麦粒更大的麦子,还能丰富更多我们的食物。至于野心,你可以放心,这人我驾驭得住。”

  委任状这种东西,自己能放,就能收,本质上,这些穿越者都是他的金手指,只是他向来谨慎一直不愿意倚仗罢了。

  但一个农学博士后肯定还是值得他冒一点风险的。

  “主公决定就好。”

  “不过这次的事情也暴露了咱们汉中的许多问题啊,咱们对氐人此前的了解实在是太滞后了,虽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咱们汉人历来传统上对这些异族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下面的那些县吏,尤其是安平、襄远等县的县吏,大多都是庸才。”

  阎圃一愣,随即连忙告罪:“是我的错误。”

  “别别,别这样阎叔,也不能说是你的错误,事实上若非是云鹏和我说起此事,我也没发现咱们的内政治理上居然还藏着这么大的一个盲点。”

  “哦?是孙悦孙云鹏提的?”

  阎圃闻言,不自觉得两个大眼珠子就转了起来。

  “没错,他还主张增加一些抚氐的相关事务,作为下边各个县的县吏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你怎么看?”

  “孙悦提的?”

  “是啊。”

  阎圃心头微微一动,笑着道:“或多或少是有点私心吧。”

  “私心么?应该是有一点的,这小子是个人才,就是这心里面好像急了点,稍显得有些毛躁,是吧。”

  “呵呵,年轻么,有冲劲儿还是好事儿,是一块好料,就是需要在事儿上好好的磨一磨。”

  心中却是忍不住在想:‘这次那氐族女王的事儿,倒是给了这小子一个天大的机会,得想个办法压一压他才行。’

  那孙悦才学虽然有,但却是个傲物的,不好好磨一磨,这种人大用起来死很容易惹祸的。

  至少要等璞儿那边,做出了一番成绩,确立了他在年轻一代人中的地位之后,才好再慢慢用的。

  毕竟,汉中郡的士之冠冕,只能是璞儿,不压住这个孙悦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做出不顾全大局的事情来,这就不好了。

  张卫则自然不知道这阎圃,以他一人之下的身份居然也会算计一个小小的孙悦,只能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还问呢:“阎叔叔以为,这孙悦的这个提议本身是否恰当呢?”

  阎圃则笑着道:“年轻人的心意是好的,只是毕竟缺乏经验,考虑的问题不够长远。”

  “哦?怎么说?”

  “自古以来,上令在下达的时候都必然会有一个变形走样的过程,这世上绝大部分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初衷都是好的,然而真的落实到具体的地方上,则往往是善政少,恶政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