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缸中之脑-第2/3页



  一对穿着朴素的男女并肩走出屋外,小男孩欣喜地喊着爸爸与妈妈扑向了两人。

  男子将小男孩一把抱起坐在椅子上,母亲则坐在另一边,一家三口坐在院子中的藤椅上其乐融融地享受着早餐。

  艾立元就如同另一个世界的一道幻影一般漂浮在一旁,耳边传来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父母亲情与幼时纯粹的好奇心,此时的人几乎没有复杂的思想情感。”

  毫无疑问,五岁孩童在普通生活中的思考过于简单,缺少复杂多变情感的他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很少。

  下一瞬间,抱着男孩的父亲将孩子摔在地上,受到惊吓的小男孩立刻开始大哭,父母却只是冷漠地站在一旁。

  艾立元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即使明知是虚假的画面,人类的同情心仍然让他感到难受。

  没有管仍在地上大哭的小男孩,父母突然开始大声争吵,他们互相拉扯着头发与衣服扭打在一起。

  最后,父亲将小男孩用餐的瓷碗砸向母亲的脑袋,失去生命的女人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小男孩停止了哭泣,呆呆地看着前方地面上流淌的血液,不知所措地伸手摸着自己的眼泪。

  一分钟后,李恒平淡的声音响起:“痛苦、难过等等负面情感能在瞬时间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对于一个五岁的孩童来说,这并不持久。”

  下一刻,血液倒流,女子从地上爬起,完好无损的出现在男孩面前。

  父亲笑着跟男孩解释说这不过是一场魔术,从惊愕中反应过来的男孩露出了笑容,父母还是原来那样就好。

  感受着这颗大脑的神经信号,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强烈情感都是大脑剧烈活动所致,这些都能提供大量的信息。

  李恒总结道:“孩童缺少足够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人格,即使在瞬时的刺激下大脑能够剧烈活动,感情依旧短暂而不可持续。”

  所以,作为将来虚拟世界的信息提供者,大脑中的记忆至少要形成完整的人格,孩童直接被排除了。

  维持着这颗只有五岁孩童记忆的大脑和虚假父母的平静日常,李恒带着艾立元来到了第二颗大脑所在之处。

  这是一名十四岁的少年,此时他正在教室中无聊地听着老师讲课。

  能够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他自然从小就学习极好,初中阶段的知识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简单。

  不在关注那些早已通晓的知识,他偷偷的将头偏向一边,看着班上最漂亮的那个女孩。

  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学校,这些少年少女还没有接触社会,依旧保持着最初的纯真状态。

  女孩有着柔顺的黑色长发,衬得未施粉黛的皮肤如雪一般晶莹,黑色的大眼睛略微眨动,长长的睫毛随之上下轻颤。

  李恒感受着少年的大脑活动,开口说道:“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躁动与对于异性的渴望相交织,更多的知识和完整的人格让人的意识活动变得更为复杂。这种持续的、长久的情感活动比起小孩要强太多了。”

  这一次李恒没有改变周围的演员来刺激少年,少年人的正常思维活动所能提供的信息已经远远超过外界的互联网上了,一颗拥有少年人记忆的大脑的思维活动足以为他提供外界数百人的信息量。

  场景转变,李恒和老院士来到一所大学,一名青年正在实验室中与同学争论着某些细节。

  “二十五岁,考上了理想院校的博士,与喜欢的姑娘成了婚,对未来有着强烈的美好期望,更丰富的知识,更活跃的思维意识,完美。”

  仅仅知识略微感受了一下这颗大脑的思维活动,李恒就发现他的思维意识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比少年时期更多数倍。

  下一个场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人正靠在驾驶座上皱着眉头抽着烟,任由自动驾驶开着车绕行数公里后再回家。

  “与妻子的感情逐渐变淡,多个小孩的教育问题,还有同事与上司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活热情逐渐降低,几乎不再主动学习新的知识,虽然意识思维依旧复杂多变,但是缺少活力,激烈的感情活动越来越少。”

  最后,出现了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他的头已经变秃,他的身材已经发福。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蓬勃旺盛的生命热情,仅仅只是追逐着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这就是研究员最终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