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乐坛现状



  说了顶层建筑,说说现在的乐坛是个什么情况。

  现在的每一次的颁奖典礼和活动都会有好几位天王天后出来镇场子,星光璀璨的一点也不比海外的颁奖典礼差。

  天王天后偶然出来露露脸给自家新人或公司活动、电影站台,就能引来一片惊叹之声,将新人和活动层次拉高。

  高层次,不是流量明星能给的。

  就像个武林高手,每次出场自带光环,气势上就高了一个档次。

  各大音乐榜单的新歌榜是不上的,因为人家已经功成名就了,地位就摆在这,已经不需要了,偶尔出来捞捞金就行了,如果他们退休或离开,公司就会打造一个全新的天王天后。

  五大公司有这个实力打造天王天后。

  音乐四大榜也具有它的权威性。

  是给那些没坐上神坛的歌手刷资历加BUFF用的,同时流量明星也可以攫取利益,毕竟BUFF谁都想要。

  当然有个条件,只能是原创,不是原创进不了四大榜。

  重点说说流量明星的操作手法,他们不需要歌曲出圈,只需要自家粉丝买单就可以霸占榜单,拥有热度。

  然后开开演唱会,出席活动商演时演唱几首,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简直就是捡钱。

  出活动商演你不可能演戏吧,所以还是要唱歌。

  这也导致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既然是榜单,那就肯定有个高低。

  于是各大顶流的粉丝争相为自家爱豆打榜,谁也不服谁,都想占据第一,不仅仅是歌曲四大榜单,包括人气榜,超星榜(超话)等,全都在互相争榜。

  你想象一下天王天后会屑于干这事吗?纯粹拉低档次。

  (所以你们也不要把周董和鸡哥拿出来对比,纯粹是给鸡哥抬轿子。到底有没有人背后操纵抬轿子?………我不知道。)

  而这其中最能显示出一个顶流人气实力,也能体现出顶流商业价值的象征,就是《公告牌》。

  《公告牌》属于真金白银的买榜,所以不存在刷不刷的现象,你有钱爱买谁管你?

  当然未成年只能买一次,这是不能触犯的,如果被发现多次购买,平台将会被处罚。

  《公告牌》表示瑟瑟发抖。

  而这个榜单的单曲销售榜第一,并不是那些天王天后,也不是某些实力歌手,而是一个顶流艺人,还是演电视的,这就很讽刺了。

  这首歌还很有意思,随便买了几首歌的版权后,用这几首歌的曲子糅合而成。

  就是这些歌的作曲截取出来一段,缝合成一首歌,作词嘛,随便找一个人写写。

  就这样的操作,销售额居然达到了恐怖的2.3亿,而且一直高居榜首,让所有人望尘莫及。

  更讽刺的是,这首歌被四大榜拒绝收录,认为这是二次创作,不算原创。

  然而更更讽刺的是,这位顶流艺人出席过无数活动、晚会、综艺却一次都没唱过这首歌。

  不是他不想唱,而是主办方不让他唱,因为这首歌并没有出圈,听的人真的很少,而且争议很大,对节目影响不好。

  顺便说一句这首歌叫《光明》。

  而其它顶流艺人更是有样学样,其中有一位,一张专辑只放出四首,就敢拿出来卖,而且还真有人买,随随便便就能卖几千万。

  这四首歌也算原创了,还排进了三大榜前二十,就《点歌榜》没进前二十,谁闲的去点流量明星的歌。

  各大公司的顶流在歌坛捞钱真是捞的风生水起。

  这样的操作手法自然也被其它人看到。

  不管是各家的演员、还是网红小生、或者娱乐主播,只要你是个人,拿到改编授权后进行二次创作,动不动几亿播放,几十亿的播放,原唱都没有他们的播放量高。

  其实只要流量足够大,一首歌的改编费用,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值一提。

  如果流量小,没达到缴费的门槛,蹭热度也不是不可以。

  其中有这么一名顶流,常常混迹在各大音乐综艺,唱功也有,就是作品差强人意,大家都听不懂他在唱啥,这位顶流没办法,只能二次创作。

  每一次创作的歌,都被粉丝吹捧:

  “超越原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