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镇清晨无人扰, 一口汤汁满口鲜



  早上七点,易辰悠悠的自然醒了过来,伸了个懒腰,然后从床上爬了起来。

  打开二楼的玻璃窗,易辰大口吸了一口早晨的空气。

  清新微凉的晨风吹在他的脸上,让他整个人都觉得爽朗舒适。

  几只花斑小麻雀逗留在窗檐上,叽叽喳喳,易辰探出窗外,刚想凑近看看,小麻雀就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天空飞去,一眨眼就不见了。

  古镇的早晨,太阳才刚刚露脸,但大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

  街心公园里,老人家们慢跑健身,打拳晨练。

  中小学生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的还一路打着哈欠。

  古城车站的排队处,不少上班族一身正装,满脸倦意的挤着公交去市区上班。

  不过这一切都与易辰无关,他自有一方天地,任其挥洒。

  洗漱完毕,易辰就到了一楼的店铺里准备开业,打开店门,杨老板已经把他订的猪肉放到了门口的台阶上。

  把食材拎到厨房,易辰先把店里的清洁做了一遍,座椅都用清水擦干净,然后摆放整齐。

  不知是不是有了系统的缘故,还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小店里里外外十分的干净,就连门头挂的招牌都是一尘不染。

  其实这还真不是他多心了,小店在系统的笼罩之下,只要有一丝灰尘或者污渍也都会被系统直接清除。

  肉馅、皮冻全都准备完毕,易辰往店里看了一圈,想着还有什么没到位的。

  突然他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这才想了起来,忙活了半天,居然把定价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收银台后的墙上,清晰的用毛笔写着“价目表”三个大字,下面还挂着一排排空白的木牌。

  看着好似古代饭店里挂着的菜牌,每个木牌下端还系着一个红色的中国结。

  这就是“寻味美食店”的菜单了。

  取下左上方的第一块木牌,易辰用黑色马克笔写上“鲜汁小笼包一笼/6只10元一笼”。

  考虑到当地的行情,还有居民的消费能力,他决定走实惠好吃路线,利润上小赚即可。

  把木牌挂到价目表上,一眼看去有点孤零零的,不过易辰相信不用多久,他会让整面价目表挂满各色的美食小吃。

  点了一下收银机里的零钱,再把做好的收款码放在收银台上,方便顾客扫码或者付现。

  收拾停当,易辰等着今天的第一位客人上门。

  房屋中介职员杨平,长吁短叹地走在古镇小巷里。

  自己的运气真是有点背,原本约好了客人来看铺面,结果还是被放了鸽子。

  从老家出来闯荡,同乡的老表介绍他到“幸福安家”房屋中介工作。

  起初内心还憧憬着,大城市的房屋买卖租赁那得多红火,自己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分上一杯羹。

  结果现实却太过骨感,自己这个刚入职的新人被分到了古镇老街的分店当店长。

  说是当店长,其实店里也就自己和一个行政小妹,说穿了就是来当开荒牛。

  虽说现在南北各地的古镇都在陆续开发成旅游景点,而且是一个比一个的火。

  可就金陵古镇偏偏是个异类。

  论风景还是人文,还有当地的戏曲文化,古韵手工,那可都是数一数二。

  可不知怎的,当地的相关机构不想破坏这份宁静安逸的生活,只是被动的欢迎大家来古镇,却从来不主动宣传。

  当地居民也是习惯了这份质朴惬意的生活,不喜喧嚣打扰。

  最后也就到了周末,只有零星的周边城市居民,会自驾过来散散心。

  看着周围的石板青瓦,小桥流水,杨平也只能在心里叹声可惜啊。

  自己东拐西绕的走进条铺着石板路的小巷,无意间看到了一幢两层木质小楼,与平时的记忆产生了出入。

  “这栋楼是什么时候新装的,我怎么不知道。”

  杨平记得这栋楼以前也在自己店里挂过牌,可是好几年都无人问津,后来就给撤牌了。

  走进一看,一楼挂着招牌,写着“寻味美食店”,往店里看去,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帅气青年正在店里收拾。

  杨平心里不禁有点嘲讽,到这来开店,可不是脑子坏掉了吧,旁边几条街加起来也就一百来户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